(
课件网) 我三十万大军 胜利南渡长江 毛泽东 时代背景 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华社全文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 1.了解消息的结构,并用所学知识辨析消息结构。 2.体会消息语言准确、概括、简洁的特点。 3.感受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 教学目标 ★消息六要素(记叙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狭义,指消息。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新闻多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兼有议论。 文体知识 ★消息的特点: 真实性 时效性 传播性 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 报道迅速及时,时间要“新”内容要“新” 语言简明扼要,大范围传播交流 消息结构的五个部分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引标、主标、副标。 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领起下文。 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这两部分有时在主体中,有时可省略。 必不可少 辅 助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 关于作者 荻港 溃退 摧枯拉朽: 风平浪静: dí kuì 枯指枯草,朽指烂了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打垮。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 字词积累 经营:本义是经营管理,此为苦心营造。 默读课文,标好句序,找出这则消息的六要素,及消息的结构。 整体感知 这则消息的六要素是: 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原因: 事件经过: 事件结果: 三十万人民解放军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 芜湖、安庆之间 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 我军英勇善战,敌军纷纷溃退 三十万解放军胜利渡过长江 结 构 标题 导语(1句) 主体(2-5句) 结语(6句)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总述三十万大军渡江的情况 具体介绍渡江的情况 发出号召 1.去粗取精。 对比场面广阔,史无前例的伟大战役,应报道的内容本来很多,但作者却仅仅选择了最能表现这场战役的基本情况来写,余则不提,这固然是“新闻”体裁的特殊需要,但也体现了作者善于撮要记事的功力。 2.语言准确精炼,铿锵有力。 新闻报道对语言的要求很高,特别是对重大事件的报道,语言必须准确精炼,当然还要鲜明生动。这篇新闻稿在这方面是个典范。 写作特色 这则消息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报道了我军顺利渡江的事件,赞扬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的军心涣散,毫无斗志。 归纳 呼唤和平的名言: 武力正表现了人类的软弱。 ———泰戈尔 鲜血不是甘露,用它浇灌的土地不会有好收成。 ———雨果 遗忘屠杀,就是二次屠杀。 ———埃利维厄瑟尔 从呼喊的深渊中,从一切憎恨的深渊中,我要向您高歌,神圣的和平。 ———罗曼·罗兰 归纳 课后拓展 1.以下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毛泽东写的一首诗,大家仔细欣赏,结合本文的学习,写一篇200字以内的小作文,表达你的看法。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