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88594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4-11-0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385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答案,训练,优化,课时,必修,选择性
  • cover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优化训练 一、单选题 1.科举考试对我国的历史产生极大影响,下列有关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说明考进士科之艰难 ②进士科始于唐朝贞观年间 ③通过读书考试的方式做官,对士族会更有利 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指的是唐太宗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2.唐朝时大理寺是全国最高审判机关,但关乎死刑判决等重大问题需由御史中丞(中央监察机关负责人)与刑部侍郎、大理寺卿一起,组成“三司推事”,类似近代的特别法庭,并把会审的结果报皇帝审批。这说明唐朝( ) A.司法与监察有机结合 B.大理寺权力已经旁落 C.监察机构丧失独立性 D.司法制度已经近代化 3.《宋史》记载:职官七事包括“一曰举官当否,二曰劝课农桑、增垦田畴,三曰户口增损,四曰兴利除害,五曰事失按察,六曰较正刑狱,七曰盗贼多寡。”并且把这分为“四善、三最”进行考核,每年一考,三年为一任期。“四善、三最”的考核( ) A.提升了基层社会的治理效能 B.确立了完善的官员选拔标准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有效控制 D.弥补了政府监察体系的不足 4.1367年,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给事中,洪武六年(1373)设置了六科给事中,下表内容为六科给事中的具体职权。据表可知,明朝六科给事中的设置( ) 吏科 监督文官的选拔、任命、考核等事项 户科 监督国家钱粮收支、仓储等 礼科 监督各项祭祀、封赠等 兵科 监督军事方略的制定、实施以及武官的考选、任命、赏功罚罪 刑科 对审判等进行监督 工科 监督各项建筑、水利工程的建造 A.沿袭了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B.确立了直属六部的监察机关 C.利于维护封建秩序的稳定 D.改变了当时的行政决策方式 5.隋唐时期“工商不得入仕”;992年,宋太宗下诏“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此后,参加科举的工商业子弟比比皆是。这表明( ) A.工商皆本已经成为时代主流 B.参加科举需由州郡长官推荐 C.门第成为选官入仕重要条件 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科举变革 6.东汉时,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的传统;曹魏时由政府委任中正,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此变化( ) A.受佛教不断传播的影响 B.反映世家大族不断衰落 C.是推行科举考试的结果 D.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7.春秋时期,齐之管仲、鲍叔牙,晋之狐偃、先轸,秦之百里奚、由余,楚之令尹子文、孙叔敖等,出身低下却因才能而位居卿相等高位。这些做法( ) A.维护了家国一体的宗法制度 B.巩固了世卿世禄的分封制 C.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D.导致了周天子权威的衰落 8.明初,政府规定由吏部和都察院对布、按二司进行考核;1466年,吏部却规定巡按御史有权考核布、按二司;1493年,进一步确立了巡按御史参与地方官吏考核的制度;到1495年,又规定如无巡抚,巡按御史即可对布、按二司自行考察。上述变化( ) A.有利于强化中央权威 B.保证了地方监察效能 C.易导致地方士风衰败 D.拓宽了行政治理渠道 9.朱元璋要求选拔官吏“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康熙帝说:“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但科举制下的分科考试只能检验士人的才学,并不能考察出其品性。这一矛盾要求统治者( ) A.完善科举考试程序 B.提倡“以德治国”的思想 C.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D.实地考察士人的品格性情 10.唐代对御史的考核,除了有流内官通用的德、慎、公、勤的“四善”标准外,还有针对御史的职责性质界定的特殊要求,即“访查精审,弹举必当,为纠正之最”。这表明唐代( ) A.监察制度已基本完备 B.对监察官的考核严格 C.御史的地位有所下降 D.政府行政日益理性化 11.宋朝苏洵在《嘉祐集》中说“夫有官必有课,有课必有赏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