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00999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设计+学习单)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日期:2025-04-27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10次 大小:1967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设计,学习,人教,六年级,下册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设计 一、课程信息 (一)课题:《自行车里的数学》 (二)学科:小学数学 (三)年级:六年级 (四)课时:1 二、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 “自行车里的数学”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三单元“比例”之后安排的。本节课旨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过程。”那么,学生的经验体系里面,是否能理解“蹬一圈”的含义呢? 通过课前的交流,发现学生对自行车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知自行车里有前齿轮和后齿轮,而对于自行车是如何运动的、前后齿轮的齿数、转数有怎样的等量关系等,绝大部分学生都只了解大概。基于以上学情,我认为让学生理解自行车运动的原理是本节课的前提。 因此,课前我让学生先对自行车的构造和运动原理进行了自主探究、汇报交流,并组织学生观看自行车运动原理的视频,为后续的深入探究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指向) (一)知识与技能 运用圆、比例、排列组合等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自行车里的数学问题; 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普通自行车和变速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知道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理解前后齿轮齿数的关系,获得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善于思考和提问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教学重难点与应对策略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普通自行车和变速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知道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教学难点:理解前后齿轮齿数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 电子导学案 教学资源 学习资源(预习资源) 六、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师: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任务单(课件出示任务单),通过自主探究,大家已经知道了自行车的组成部分,也了解了自行车的运动原理(课件出示自行车的组成和运动原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探究自行车里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二、活动1———研究普通自行车的速度 以疑激趣,提出问题 师:在探究前,我们先来个小热身。一辆自行车,车轮的周长是150cm,车轮转3圈,能走多远?(450cm)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车轮的周长×车轮的转数=前进的路程 师:那老师改一改题目。蹬一圈,能走多远?(150cm)也就是说,你们认为蹬一圈,车轮就是转一圈,是吗?(板贴:蹬一圈的路程=车轮的周长?)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分析问题,探索方法 讨论交流,分析问题 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课前,测量组的同学对同一辆自行车进行多次测量,请看。(课件出示学生测量图片) 师:他们的测量数据如下。(课件出示数据)我想采访一下A组的同学,你们测完之后有什么感受? 生1:直接测量很麻烦,而且误差很大。 师:对比A、B组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2:蹬一圈车轮不止转一圈,不能只测半径。 师:所以要求蹬一圈的路程,还要知道什么? 生:还要知道车轮转了几圈。(板贴:车轮的转数) 深入探讨,解决问题 师:是的,要知道蹬一圈的路程,关键要解决蹬一圈车轮转几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求车轮的转数,其实就是求什么的转数? 生:其实就是求后齿轮的转数。(板贴:后齿轮的转数)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所以,要求蹬踏板一圈车轮转几圈,其实就是求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几圈。下面老师会播放两个不同的视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到底会转几圈。(播放两个视频) 师:同样是前齿轮转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