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07845

4.1 唱歌 阿西里西 教案 人教版(2012)音乐二年级下册

日期:2025-02-0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211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唱歌,西里,教案,人教,2012,音乐
  • cover
《阿西里西》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阿西里西》是一首流传于贵州威宁地区的彝族儿童歌曲。在彝语中,"阿西里西"意为好朋友,而"丘都拉迪"则是孩子们在游戏时发出的欢快声音。这首歌曲不仅可以演唱,还可以配合有趣的游戏动作,如两人手搭门洞,其他人边唱边通过。歌曲结构简单,为单乐段结构,采用四二拍,五声宫调式,旋律优美动听,节奏鲜明活泼。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对音乐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热情。他们喜欢欢快、富有节奏感的歌曲,乐于参与音乐游戏活动。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较易分散,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吸引他们。对于新的音乐概念和技能,他们需要具体、形象的引导来理解和掌握。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这将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引导学生感受《阿西里西》欢快活泼的情绪氛围,培养他们识别歌曲四个乐句结构的能力。 艺术表现:指导学生正确演唱歌曲,着重掌握歌曲的节奏特点,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演唱时配合声势动作或创新游戏方式,激发他们的音乐创造力。 文化理解:通过学习这首彝族儿童歌曲,帮助学生了解彝族音乐的特点,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尊重。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深入体验歌曲所传达的欢快情绪。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第三乐句的节奏变化,这需要特别的关注和练习。 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范唱法、游戏法、讨论法和示范法。范唱法将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游戏法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讨论法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示范法则可以直观地展示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游戏方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阿西里西》音频、节奏卡片、彝族服饰图片、小型打击乐器(如手鼓、沙锤等)。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认识一位来自彝族的新朋友,它的名字叫《阿西里西》。你们知道"阿西里西"是什么意思吗? 生:(学生们兴奋地猜测)是不是一种动物?或者是一种食物? 师:哇,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实际上,"阿西里西"在彝语中是"好朋友"的意思。今天,我们就要和这位新朋友好好认识一下。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齐声回答)准备好了! 师:太棒了!让我们带着好奇心和快乐的心情,一起走进彝族音乐的世界吧! 环节二:讲授新课 感知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这首歌曲。(播放《阿西里西》音频) (音乐播放结束后) 师:小朋友们,睁开眼睛吧。这首歌给你们什么感觉呢?它的速度快还是慢? 生1:老师,我觉得这首歌很欢快,让人想跳舞! 生2:我觉得歌曲的节奏很有趣,像是在玩游戏。 生3:歌曲的速度有点快,很有活力。 师:说得太好了!你们的感受都很准确。《阿西里西》确实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它充满了彝族儿童的快乐和活力。 探究 师:现在,老师先为大家完整地唱一遍这首歌,你们要认真听哦。(教师范唱) 师:听完老师的演唱,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有什么特点? 生:(学生们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师:非常好!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这首歌有四个乐句,而且第一个乐句中的两个小节是完全一样的,这让歌曲听起来很有韵律感。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唱第一个乐句。 (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第一个乐句) 师:接下来,我们要特别注意第三个乐句,它的节奏有些不一样。看,老师手里的节奏卡片,我们一起来拍一拍这个节奏。 (教师使用节奏卡片,带领学生练习第三乐句的节奏) 师:现在,我们把全班分成两组,互相听一听对方的演唱,看看哪里唱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评价) 示范 师:小朋友们,《阿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