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07862

6.1 唱歌 打花巴掌-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2)音乐二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3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210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唱歌,打花,巴掌,-2023,2024,学年
  • cover
《打花巴掌》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打花巴掌》是一首深受北京地区儿童喜爱的传统游戏歌曲。这首歌曲节奏明快、旋律流畅,采用四二拍的节奏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音乐体验。在演唱过程中,学生需要两人一组,边拍手边按季节说出花的名字,这种互动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歌曲的趣味性。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中的歌词经过精心改编,不仅保留了传统元素,还融入了鼓励儿童"学习好、品德好、身体好"的积极内容,赋予了这首传统歌曲新的教育意义。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不仅能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在欢快的氛围中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他们天性喜欢游戏和音乐。对于节奏感强烈的歌曲,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通常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在准确把握节奏和清晰咬字方面,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此外,考虑到学生对花卉知识的了解可能有限,在理解歌词中出现的花名时,他们可能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和解释。基于这些特点,我们的教学设计将充分利用学生的活力,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他们克服可能遇到的困难,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学生能够敏锐地感受《打花巴掌》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培养对音乐的审美能力。通过反复聆听和模仿,逐步建立对这首传统儿童歌曲的情感认同。 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清晰咬字演唱歌曲。在演唱过程中,能够自然流畅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展现出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创意实践: 学生能够根据歌曲的特点,尝试创编简单而富有创意的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体验到音乐与肢体表达相结合的乐趣。 文化理解: 通过学习这首北京地区的传统儿童游戏歌曲,学生能够了解并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今后更深入地学习中国音乐文化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准确把握歌曲节奏,清晰咬字演唱。这是学生掌握这首歌曲的关键所在,也是展现歌曲魅力的基础。教师将通过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演唱。 教学难点: 理解歌词中的花名,创编与歌曲相配合的动作。考虑到学生对花卉知识的了解可能有限,教师需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同时,创编动作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这对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具有挑战性。 教学方法: 示范法:教师通过清晰的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节奏和咬字要求。 游戏法:将学习过程设计成有趣的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培养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音频播放器、花卉图片、节奏卡片、小白板和马克笔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微笑着走进教室,热情地问候同学们:"小朋友们,今天精神怎么样?"等待学生响亮地回答后,教师继续说:"太好了!看来大家都充满活力。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学生们兴奋地回答。教师接着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特别有趣的歌曲,它不仅好听,还能边唱边玩游戏哦!这首歌叫《打花巴掌》,听起来就很有意思,对吧?" 环节二:讲授新课 感知 教师说:"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吧!"随即播放《打花巴掌》的音频。学生们安静地聆听,有的不自觉地跟着点头打拍子。 播放结束后,教师问:"小朋友们,听完这首歌,你们有什么感觉?"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有的学生说:"很欢快!"有的说:"节奏感很强!"教师肯定地点头:"没错,这首歌确实很欢快,节奏也很有特点。" 探究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花卉图片,说:"在这首歌里,我们听到了很多花的名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美丽的花朵吧!"教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