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17710

八年级语文古诗13《使至塞上》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01-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24020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八年级,语文,古诗,使至塞上,课件,30张
  • cover
(课件网) 使至塞上 初中语文八年级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因笃信佛教,又被称为“诗佛”。他生于蒲州(今运城永济市),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曾任太乐丞、右拾遗、监察御史等职,后来半官半隐居。王维的诗歌成就极高,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被后人称为诗佛,此称谓不仅是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王维的诗歌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著称,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他的山水田园诗作,如《山居秋暝》、《鸟鸣涧》等,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 写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 当时,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唐军在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的率领下,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王维受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这次出塞也是王维被排挤出朝廷的一种方式。 这首诗即是在这次出塞途中所作,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知识链接 边塞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一种独特的题材,它以描绘边疆的自然风光、军旅生活和战争场景为核心内容。这种诗歌体裁通常表现出宽广的意象和激昂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边疆的关注以及对将士们艰苦生活的同情。 边塞诗在唐代达到了创作的高峰,当时的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等,通过他们的作品,不仅记录了那个时代的边疆风貌,也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这些诗篇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成为中华文化中不朽的篇章,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激发着人们的爱国情感。 古诗朗诵 注意节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Hòu jì 古诗结构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首联叙事:交待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背景,展现了诗人即将踏上的边塞旅程。 颔联抒情:通过“征蓬”和“归雁”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抑郁,以及对远方的向往。 颈联绘景:通过对塞外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的辽阔和壮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苍凉之美的感慨。 尾联叙事:通过描述战事紧张的前线情况,表现了边疆军事行动的紧迫性,以及诗人对守边将士的敬意。 理解诗意 结合注释,读懂诗句。 使至塞上 1、使:这里指的是“出使”,即奉命执行任务。 2、至:意为“到”,表明了诗人的行程,即诗人到达了边塞地区。 3、塞:这里指的是“边塞”,即边疆的防御要塞。 4、上:在这里作为语气助词,用于句末,增强语气。 译文:奉命出使,到达边塞。 理解诗意 结合注释,读懂诗句。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1、单车:指的是轻车简从,表明王维此次出使边塞时随从不多。 2、问:意为察看、慰问。 3、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4、居延:汉代的地名,唐代称居延海,在今甘肃张掖北。这里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 译文:我轻车简从,奉命前往边塞慰问,经过居延。 理解诗意 结合注释,读懂诗句。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1、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2、汉塞: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