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18547

三《国家的儿子》 同步检测(含解析)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1986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中职,模块,基础,2023,高教,语文
  • cover
高教(2023)基础模块上第五单元《国家的儿子》同步检测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坍塌(tān) 闷葫芦(mēn) 保障供给(gōng) B.铁锹(qiāo) 铁簸箕(ji) 牵强附会(qiáng) C.应酬(yìng) 不吱声(zī) 相形见绌(chù) D.一爿(pán) 风靡(mǐ) 恪尽职守(kè)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轮廓 期盼 言简意赅 B.凉棚 闪砾 万无一失 C.船舷 冲烽 辗转反侧 D.矫健 演绎 声撕力竭 3.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担当”是什么?冲锋在前是一种担当:医务人员在累得筋疲力尽时依然奋战在抗疫一线,救援官兵在大地分崩离析时勇敢无畏地奔赴灾区。默默坚守是一种担当:邓稼先在茫茫戈壁上锲而不舍地研究“两弹”,袁隆平在田间地头为粮食增收呕心沥血…… A.筋疲力尽 B.分崩离析 C.锲而不舍 D.呕心沥血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呕心沥血的结果,它已成为我国奥运会场馆的标志性建筑。 B.我市短小精悍的民俗节目《鼓盆歌》,在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上亮相。 C.深夜,身处异乡的他想到母亲这些年的辛劳,辗转反侧,很想立刻回到母亲的身边。 D.有人费尽心思以求一夜暴富;有商家殚精竭虑,只为钻空子,好让自己赚的更多。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生活的最重要部分不是去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思考。 C.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D.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他俩说:“孙总师,罗总‘空中飞鲨’太棒了!感觉好极了!” B.罗阳回了句:“有你总师在,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C.“各部门注意:333号即将临空!” D.你们俩一个总师,一个沈飞号研制现场总指挥,缺了谁都唱不成戏! 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现在接人待物还是简单一点好,我们登门拜访就是想跟你叙叙旧,你就略备薄酒小菜,千方别太麻烦啦。 B.我把学生时代写的一些小诗结集出版了,第一时间就送你来一本,请你惠存,闲暇时你凑乎看看吧。 C.最近我们班好多同学都特别垂青余光中先生的作品,今天早读的时候,大家还在读《等你,在雨中》。 D.我们隔壁的李老一家对人总是那么友善,这些年对我们家帮助很大。我们能有这样一户芳邻,真是我们家的幸运。 二、现代文阅读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是罗阳最后的八天七夜。 11月25日,沈阳。天色阴沉,寒风凛冽。在外奔波17天。罗阳回家了。傍晚时分,汽车缓缓开进了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家属区。 车窗外,有他熟悉的温暖的家。可他,永远回不去了。 “辽宁舰”上的八天七夜,是他和同事们,和他心爱的战机共同度过的最后一段时光。让我们走进罗阳最后的八天七夜,细说这位“航空英雄”和他执着的航空信念…… 11月18日 晴 初登“辽宁舰” 带着旅途奔波的疲惫,11月18日早晨7时,罗阳乘坐直升机登上“辽宁舰”,开始执行歼-15起降飞行训练任务。 罗阳匆匆把行李放下,没有做任何整理。巨大的压力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扼住了他。 他很着急。上舰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急着询问此次海试飞机每天怎么训练,和今后8天里的日程安排。 13时30分,上午海试飞行结束。罗阳并没有按照褚晓文交代的来熟悉“辽宁舰”上的生活,而是到各个仓位,到飞机塔台,到方舱……他想要尽快地熟悉这里的工作环境。“我来得晚,第一次上船,我对船不了解”,罗阳这样对褚晓文说。褚晓文回忆说:“他很心急,希望能一下子进入到工作状态。” 11月19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