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20958

9.1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11-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184081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32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及其创作。 2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感受作品豪放壮阔的意境。 3把握豪放词的风格特点,提高鉴赏能力。 怀古咏史诗 这类诗往往通过对古人、古事、古迹的描绘,或借古讽今, 或怀古伤己,或发表某种感慨。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内容:国家一一国运衰微,统治者一一荒淫奢侈,古 地一一昔盛今衰,古人一一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3)手法:用典,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 (4)语言: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5)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柳营,后庭花…… (6)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宋四家:北宋时期四位书法家苏轼 、黄庭坚 、 米芾和蔡襄的合称。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 巾,谈笑间,樯橹(qiáng lǔ) /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huán lèi)/江月。 译文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写 作 背 景 一、本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上片写景,正面描写赤壁美景, 以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咏赤壁) 下片抒情,借对周瑜的仰慕, 抒发自己功业未成感慨。 (怀周瑜,发感慨)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大江东去”是写赤壁的衬景,用以起兴。“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为下文写“三国周郎赤壁”埋下伏笔,这是先替“赤壁”造声势,替“三国周郎”出场烘托气氛。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觉得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 这句词正面描写赤壁江山景色,运用了夸张、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勾勒了一幅雄奇壮丽的“长江胜景图”。 “乱”“穿”“惊”“拍”“卷”五个词用得形象,把景物写活了,使读者感到赤壁就迫近眼前,长江的浪花就在脚下,涛声就在身边。 诗意: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这三句运用拟人、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从声音、色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