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33643

8.3《琵琶行(并序)》课件 (共2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10-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122159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4-2025,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枫叶荻花何处寻 江州城外柳阴阴。开元法曲无人记,一曲琵琶说到今。”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琵琶行》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一段“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知音佳话,更为我们留下了一段“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千古绝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经典乐府诗《琵琶行》。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创作背景,积累重点字词,理解诗歌基本内容,整体把握诗歌 2.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体会封建社会下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境遇,体会诗人抒发的人生感慨 01 知人论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有“诗魔”之称。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以四十四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一生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前期:直言敢谏的理想者。二十九岁一举成进士,在仕途上一帆风顺,主要是“兼济天下”。 2.后期:向“佛系”转变。815年(44岁)因越职上书被贬(宰相武元衡),从此过上了“独善其身”的生活。著有《白氏长庆集》 了解诗人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唐代中期由白居易、元稹等人所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一次诗歌革新运动。从诗歌体制上看,新乐府是指唐人自立新题而作的乐府诗。 新乐府运动 写文章要为现在发生的天下大事而写的, 诗歌应该为社会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写的。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称为“老妪能解” 白居易每做一首诗都念给不识字的老婆婆,不断地修改,直到她能听懂才把诗定稿。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寄唐生》 为君、为臣、为民、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新乐府序》 白居易主张「君爱咬文嚼字,我爱老妪能解」。白居易每次写诗,都让一位老妇人先读。老妇人能读懂,则将诗收录下来;若不能读懂,则改写其文句。影响所及,晚唐社会写实的诗鄙俗而多俚语。 老妪:“白居易写的东西我都能背下来!你们能吗?” 写作背景 元和十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了宰相武元衡,向中央政权示威,白居易认为这是重大“国耻”。激于义愤,他率先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但都被权贵们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又造谣诬蔑说,白居易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却作赏花诗,新井诗,“有伤明教”,于是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九品小官)。白居易获罪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他写的针砭时弊的讽谕诗,正如他自己所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这首诗是诗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秋天写的,当时诗人45岁。 03 文本研读 1.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1) 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 (2) 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古代授官、升官、贬官、免官 一、授官 1. 拜(有时带升职意): (1) 辞相印不拜(接受官职上任)。(2)拜(授予官职,任命)为上卿、拜相如为上大夫。(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除:(1)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2)除臣洗马。(三国-西晋.李密《陈情表》) 二、升官 1. 迁: (1)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史记,贾谊传》) (2) 再迁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2. 拔、擢: (1) 山涛作冀州,甄(审察)拔三十余人。(盛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2) 擢为后将军。(东汉班固《汉书 赵充国传》) 一般“拔”指提拔本来没有官职的人,“擢”指提升官职。 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