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33971

第八单元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课件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46799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八,单元,把握,古今,词义,联系
  • cover
(课件网)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 活动主题 为探寻古今词义的区别,进一步了解汉语言词汇,合肥八中高一( )班需要筹办“走进语言堂奥,微探古今言殊”主题汉语言文化活动。 请在“签名板”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并用几句话解释自己名字的内涵。 环节一: 入场签到 发现不同 本次文化节需要制作一块展板,用来展示语言词义的变化的情形。你会在展板上留下哪些关键信息?说说你的理由。 环节二:制作展板 感知规律 【参考资料】 《语言的演变》P131-132 ———摘自《语言的演变》 (《语文常谈》辽宁教育-出卷网-2022年版) 语言学家 吕叔湘 语言也在变 词义变化的三种情形 1.意义没有改变,只能作为复音词或者成语的一个成分。 2.意义没有改变,使用受到限制。 3.古时的意义现在已经不用。 吕叔湘先生的这篇文章对于我们学习古汉语有何启发? 古今语言是不断变化的,要注意语义、语法等方面的变化,不要以今律古。 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和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变化,这些变化有一定的规律。请你找出下面字词的变化规律。 环节三:小组讨论 探寻规律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_____ 今义:_____ 变化:_____)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蚓无爪牙之利。———《劝学》 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文言文中,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古义的内容,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这种变化主要包括:词义范围的缩小;词义义项的减少等。 词义的缩小 环节三:小组讨论 探寻规律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丈夫的配偶 ) ②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古义:住宅 今义:宫殿) 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所指称的对象范围扩大了,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扩大。 词义的扩大 环节三:小组讨论 探寻规律 ①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古义:国都 今义:国家)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古义:护城河 今义:泛指水池) 词义感彩的变化 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地位低下 今义:品行恶劣) ② 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黑暗势力的延伸) 环节三:小组讨论 探寻规律 古汉语词义在演变的过程中,褒贬意义互相转化的现象,叫做词义感彩的变化。有的褒义词变为贬义词;有的贬意词变为褒义词;有的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 古汉语中的一些词义,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一种对象,这就叫做词义的转移。 词义的转移可以是一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也可以是动作或词性的转移。 词义的转移 环节三:小组讨论 探寻规律 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容貌 今义:视觉效应,如红黄蓝绿) 媵人持汤沃灌。 (古义:热水 今义:熟食的汁液) 环节四:投壶取准 实战训练 投壶是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的一项宴客活动。请同学们讨论,并将词语投入相应的壶具中。 词义扩大 词义缩小 词义转移 色彩变化 环节五:循古知今,贯通古今 高一(4)班———同学是沙县方言青年发言人。请全体同学在讨论区内写下发言人的发音所对应的普通话意思。 普通话 方言 本字 方言音标 方言本字的古义 词义变化 铁锅 鼎 [tia 211] 古代炊器,盛行于商周,多用为宗庙的礼器和墓葬的明器。 词义缩小 吃/喝 馌 [ie53] 往田野送饭。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诗经·七月》 词义转移 学校 书斋 [ y44tsie33] 书房。 直当花院里,书斋望晓开。———《赠李十四》 词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