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 《诗经·邶风》 一、翻译诗歌,理解含义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二、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13分) 芣苢①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③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④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⑤之。 静女 《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⑥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⑦。彤管有炜⑧,说怿女美。 自牧归⑨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①芣苢,车前草,可食可入药。②薄、言,语助词,无实意。③掇,摘取、拾取。④袺,手持衣角盛物。⑤襭,把衣襟掖在腰间装物。⑥爱,通“薆”,隐蔽。⑦彤管,红色的管状物,也叫“荑”。⑧炜,色红而光亮。⑨归,通“馈”,赠送。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首诗通过动词的变化,生动地表现了妇女们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 B.第二首诗从约会、赠物、回忆三个方面表现出青年男子对静女爽约的失望。 C.两首诗都运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渲染气氛,深化主题,增强诗的节奏感。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现存诗305篇。 2.《诗经》中常运用赋、比、兴手法,第一首诗使用的手法是_____。(1分) 3.前人读《芣苢》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3分) 4.《静女》中静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诗歌鉴赏(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 桃 夭 《诗经·周南》 桃之夭夭①,灼灼②其华。之子③于归④,宜⑤其室家⑥。 桃之夭夭,有蕡⑦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⑧。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子 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⑨,悠悠⑩我心。纵我不往,子宁 不嗣音 ? 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 ,在城阙 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①夭夭:花朵怒放,茂盛美丽,生机勃勃的样子。②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③之子:这位姑娘。④于归:姑娘出嫁。⑤宜:和顺、亲善。⑥室:谓夫妻所居。家:谓一门之内。⑦有蕡(fén):指桃实木大而多。⑧蓁(zhēn)蓁:叶子茂密的样子。⑨衿:衣领。⑩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 宁(nìng):岂,难道。 嗣(yí)音:寄传音讯。嗣,通“贻”,给、寄的意思。 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挑( tiā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挑,也作“佻”。 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5.下列对这两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两首诗都选自《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部诗歌总集,它的内容分为风、雅、颂,表现手法为赋、比、兴,后人将之合称为《诗经》六义。 B.《子衿》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恋人的服饰借代恋人,自述怀人,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 C.《子衿》描写的是一个男子在等候他的恋人,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式,刻画了因恋人未到而惆怅幽怨的心情。 D.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艺术形式,其作用是加深印象、深化主旨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这两首诗都采用了这种形式。 6.《桃夭》是一首祝贺女子新婚的诗,试简要概括其三章内容。(6分) 三、名句默写。(6分) 1.《静女》中,女子隐藏起来,没有如约出现,男子只好“ ”;《涉江采芙蓉》中,主人公采撷芳草,但不知该送去哪里,因为“ ”。 2.《静女》中表面赞美管状的草,实际赞叹女子之美的句子是“ , ”。 3.《静女》中的“_____,_____”虽是描写人物外在动作,却刻画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