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42559

黑龙江省大庆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10-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724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黑龙江省,教学,答案,试卷,语文,质量检测
    大庆外国语学校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题 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①通过忽然感觉到“衾枕”的寒冷又看到窗户格外明亮而推知已经下雪;②通过听到竹子不断折断的响声而推知积雪过重。 5.【答案】 ①了解关于逻辑谬误的相关知识;②按照三段式的正确形式进行演绎推理,讨论问题时注意确定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③在逻辑论证过程中,认真辨析前提是否真实可信。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答案】A 7.【答案】C 【答案】①烘托“我”即将见到诗人时的特殊心情。黯淡、破旧、简陋的环境,完全符合“我”对诗人的浪漫想象。②为结尾的突转埋下伏笔:桌上“半个月之前”的报纸,墙上“画艺拙劣”的绘画,这些其实是不符合诗人的特质的。 9. 【答案】①伏笔的安排,在结尾得到了强烈的呼应,使得结局虽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如35岁之后不照相,隐居不为人所见,为后文认错人埋伏笔,结局出人意料,使得情节曲折有波澜。 ②故事开端发展阶段的大量铺垫蓄势:年轻时读诗的感受,突出“我”对“诗人”的着迷;等待会见时,“我”对“诗人”的处境做出种种联想;初见时,对“诗人”外貌的描写,突出“我”对“诗人”的迷恋,为后面我的期待、激动的心情以及“诗人”出场做铺垫,使故事性增强,吸引读者。 ③巧合误会(走错的人家环境正符合我对诗人的想象)、(认为眼前人在他的仪态中有种自在和高贵。他完全是我希望的样子,他身上没有一寸不像个诗人)使情节富于波澜,充满戏剧性。 ④结尾的情节突转,满心认为见到了大诗人,却找错屋子,认错了人。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5小题,20分) 10.【答案】BCG 11.【答案】D 12.【答案】D 13.【答案】(1)敌人来了还不知道害怕,这就是燕子在帐篷上筑巢,鱼儿在锅中游动,等不到晚上就灭亡了。 13.【答案】(2)“蜜蜂、蝎子一类的小昆虫尚且有毒刺(作为防御工具),更何况一个国家呢 ”没有戒备,即便人数众多也不能依靠。 14.【答案】①李靖先直接点明诸葛亮是有感而发;②接着引用并解释《孙子兵法》中的内容,说明己方军队混乱会导致敌方取胜;③最后再以诸葛亮的话语作结,表明无可怀疑。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国家最重要的事务,莫过于警戒防备(敌人的侵犯)。很小的失误,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全军覆没,将帅被杀,形势无可挽回,能不令人害怕吗 因此一旦出现忧患灾难,国君与臣子顾不上吃饭而谋划对策,挑选任用贤良之人。如果安于现状而不考虑危险,敌人来了还不知道害怕,这就是燕子在帐篷上筑巢,鱼儿在锅中游动,等不到晚上就灭亡了。《传》说:“不预备意外,没有准备计划,不能出兵。”又说:“预先准备,妥善安排,确保没有忧患,这是古代推崇的善政。”又说:“蜜蜂、蝎子一类的小昆虫尚且有毒刺(作为防御工具),更何况一个国家呢 ”没有戒备,即便人数众多也不能依靠。所以说: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所以三军将士出征之前,不可以没有准备。 如果军队不训练、演习,一百个人也不能当一个人用。经过训练、演习之后,一个人可以当一百个人用。所以孔子说:“百姓没有受过教育(训练)就去作战,这等于是抛弃他们。”又说:“贤德的人教育(训练)百姓七年,百姓就可以作战了。”既然这样,那么要去参加战斗的士兵不能不经过教育(训练),必须用“礼义”来教育百姓,用“忠信”来教导百姓,用“典刑”来告诫百姓,用“赏罚”来震慑百姓。因此人人都知道努力,然后再加以训练,列队与解散,坐下与起立,行进与立定,前进与后退,分开与聚拢,分散与集合。像这样一人可以训练十人,十人可以训练百人,百人可以训练千人,千人可以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