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历时183天的太空飞行任务,如何保障宇航员的正常呼吸? 探究新知 在自然界里,植物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就会产生氧气,那在实验室里,我们如何制取氧气? 探究新知 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药品: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 2.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O4 K2MnO4 + MnO2 + O2 探究新知 3、实验装置 探究新知 排水法 (氧气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 (氧气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 4、氧气的收集装置 优点:收集到的气体纯净 优点:收集到的气体干燥 探究新知 5、实验步骤: 探究新知 【实验2-5】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把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将一个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再将其与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 探究新知 5、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连接好仪器后,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装入药品 探究新知 5、实验步骤: ③固定仪器 ④点燃酒精灯 ⑤收集气体 ⑥导管离开水面 ⑦熄灭酒精灯 5、实验步骤: 口诀:茶庄定点收利息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安装顺序:自下而上、从左到右 导管刚露出胶塞 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再开始收集 要先预热且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铁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加热固体,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管口内塞棉花 药品平铺于试管底部 6、注意事项: 探究新知 1 防止冷凝水回流导致试管炸裂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2 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3、导管不能伸入太长 3 探究新知 4 ④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待导管口有均匀气泡冒出时再收集: ⑤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 有利于试管内空气排出,收集的气体更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探究新知 实验内容 现象 加热试管,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氧气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实验现象: 有大量气泡进入集气瓶 木条复燃 工业上需要大量氧气,有什么更容易操作,成本更低的方法吗?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二、氧气的工业制法 (降温) (加压 ) 空气 液态 空气 (蒸发) -196 ℃ 沸点 沸点 沸点 -186 ℃ -183 ℃ 氮气 氩气 氧气 探究新知 工业上如何大量制取氧气 空气中含有大量氧气,是制取氧气廉价、易得的原料。怎样才能把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呢?我们知道,液态纯净物有一定的沸点。科学家正是利用了物质的这一性质,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然后升温。由于液态氮的沸点(-196 ℃)比液态氧的沸点(-183°C)低,所以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为了便于储存、运输和使用,通常把氧气加压后储存在蓝色的钢瓶中。 探究新知 二、氧气的工业制法 探究新知 思考:在液态空气分离过程中,该过程的利用的是什么原理?属于什么变化? 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 随堂训练 1.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 收集气体 B 随堂训练 2.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夹试管的铁夹夹的过紧;③试管外壁潮湿;④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⑤忘了加催化剂;⑥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⑦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 A.全部 B.①②④ C.没有⑤ D.没有②③ C 随堂训练 3.关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得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制取气体时 ,先装药品,然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