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48669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之《 龟虽寿》课件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71727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 cover
(课件网)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 曹操 龟虽寿 乱世中的雄心 ———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年轻时曾被当时的名士许劲评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曾随袁绍伐董卓,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曹丕篡汉建魏后尊为魏武帝。 曹操 诗人简介 曹操多才多艺,精通书法、音乐围棋等。 其戎马倥偬之余,创作了很多的优秀诗篇。其诗多描写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其诗风格慷慨悲凉,气魄雄伟,四言诗成就尤其突出。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代表作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蒿里行》等。 曹操 诗人简介 建安文学:东汉末年一大批文学家在铜雀台,用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内容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社会现实和文人的思想情操。 建安文学的十大代表诗人: 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知识链接 建安十二年(207)夏,53岁的曹操兴师北伐,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平定了北方乌桓,归途中写下一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写作时间比《观沧海》稍晚,大约在公元207年末或208年初,即在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回首起自己的人生路程,北征胜利,仍然任重道远,无限感慨而有此篇。 《观沧海》 《冬十月》 《土不同》 《龟虽寿》 描绘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丽景象,表达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描写征讨乌桓胜利归来途中所见的风物。 叙写黄河以北地区冬天的严寒情况与民风特点。 ? 背景介绍 朗读诗歌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jì lì zāi yí 节奏稍快 语调高昂 节奏缓慢 语调低沉 节奏轻快 节奏稍慢 深沉委婉 朗读诗歌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诗意: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腾云驾雾,最终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竟:终结,这里指死去。 腾蛇:传说中一种能腾云驾雾的神蛇。 骥:骏马,好马。 诗意:年老的好马虽然卧在马槽里,但志向仍然是驰骋千里;有气节有壮志的人到了晚年,但他的雄心壮志也不会停止。 枥:马槽。 烈士:有气节有壮志的人。 已:停止。 梳理诗意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意: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保持心情愉快,也可以长寿延年。 盈缩:这里指人寿命的长短。 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怡,愉快。 诗意:庆幸极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永年:长寿。 梳理诗意 1.曹操的诗歌风格慷慨悲凉,气魄雄伟,这首诗的悲凉之处主要体现在哪里呢?为什么? 诗句以神龟和腾蛇为喻,借神龟和腾蛇起兴,引出下文对人生的感慨。神龟寿命再长,腾蛇本事再大,也难免一死,人生也是这样,说明了生死存亡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慨叹生命有限,世事无常。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慷慨悲凉”指诗歌情绪激昂,充满正气的状态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种悲哀雄壮的氛围。 表明自己要利用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有所作为,而不虚度年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