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清 平 乐 导入 春景 词人简介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合称为“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代表作有《清平乐》《菩萨蛮》等。 黄庭坚(1045———1105) 背景资料 这首词作于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春夏之交,正是黄庭坚被贬官宜州(今属广西河池市)期间。同年九月,黄庭坚长逝于宜州贬所。 清平乐 解题 词牌名 初读 惜春词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宋 黄庭坚 qiánɡ zhuàn xínɡ 快乐 lè 音乐 yuè 乐 多音字 银行 hánɡ 行走 xínɡ 行 初读 朗读节奏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宋 黄庭坚 翻 译 字词解释 寂寞:清静,寂静。 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谁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 问取:呼唤,询问。 黄鹂(lí):黄鹂:又叫黄莺、黄鸟。 啭:鸟婉转地鸣叫。 解:懂得,理解。 因风:凭借风势。 清平乐 宋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翻 译 译文 春天将归向何处?现在的我却找不到春的踪迹。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请叫它仍旧回来和我同住。 可是又有谁会知道春天离开的踪迹呢?除非你问一问黄鹂鸟。但是没有人能够理解它迂回婉转的啼鸣声。看吧,它已经趁着风势飞过了那片蔷薇。 清平乐 宋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赏析 上阙写词人寻春。 使春天拟人化,把悄悄归来的春天写得极为可爱、鲜活。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赏析 下阕写词人问春。表达了他对春天逝去的无奈。 “百啭”二字写出了黄鹂不断鸣叫的样子,流露出词人焦急的心情。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赏析 “因风飞过蔷薇”不仅写出了黄鹂的动态,也仿佛让人看到词人的目光追随者黄鹂越过蔷薇远去,充满了无奈。 这首词一连用三个“春”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 思考 三个“春”字体现了作者在寻春、唤春、文春过程中从希望到渴望,再到失望的情感变化。 表现“惜春”主题的诗词有很多,这首词有什么特别之处? 思考 词人一扫惜春常见的惆怅之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悄悄归去的春天描摹得极为可爱、鲜活。 主题思想 《清平乐》是一首感叹时光易逝而不复返的惜春词,表现了词人对春去的惋惜,对美好春光的热爱、眷恋和执着追求。 再次朗读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宋 黄庭坚 拓展积累 关于惜春的词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拓展积累 译文 填一曲新词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才能回来? 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留恋。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清平乐》。 2.收集描写春天的诗句。 板书设计 清平乐 惜春、恋春、追求美好 夏至 春归何处 呼唤归来 春归 借风飞过 欲问黄鹂 谢谢观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