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81907

2.2《红烛》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12-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342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红烛,练习,答案,统编,高中,语文
  • cover
2.2《红烛》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对课文《红烛》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一落笔便超越了古典诗词,他把“红烛”和诗人区别开来,没有把自我直接投入到令人欣羡的红烛中去。 B.诗人用了整整七个诗节来抒写他对红烛的感受。从总体上看,他主要抓住了红烛的两个显著特征:自焚与流泪。 C.对红烛悲剧性命运的疑虑也是诗人不曾直接融入自我的现实原因。严谨审慎的闻一多从不会不经理性的思考而轻率地将他物呼为同类。 D.“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既是对全诗所感受到的红烛精神的总结,又是诗人对个体价值失落的哀思之集中抒发。 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也 许 ———葬歌(闻一多)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a 你的眼帘,/不许清风b 上你的眉。/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一c 松阴庇护你睡。/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缓缓的飞。 a b c三处各有一个词,依次填入后,恰当的一项是( ) A.照 飘 树 B.弄 吹 片 C.拨 刷 伞 D.射 掠 团 二、现代文阅读 3.在《红烛》这首诗中,蜡烛有红有白,诗人为什么以“红烛”为题?它运用了一种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试题。 红烛 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①红烛啊!这样的红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一比,可是一般颜色? ②红烛啊!是谁制你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 ③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采———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④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⑤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⑥红烛啊!世人造就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 ⑦红烛啊!流罢!你怎么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出快乐的果子! ⑧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⑨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4.下列对《红烛》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烛》写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它是闻一多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体现了诗人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 B.红烛要用微弱的光和热照亮险恶的前途,烧破世人的迷梦。诗人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献身精神。 C.《红烛》注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D.“新诗”代表《红烛》运用现代白话,打破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5.下列对《红烛》第一节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 B.此处“红烛”这一意象与李商隐的“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蜡烛”意思完全相同。 C.一个“吐”字,逼真地摹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 D.诗人的那颗赤子之心,是如此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 6.下列对《红烛》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开头就引用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增添了这首新诗的古典气息,这也是本诗的主旨句。 B.第二、三两节中,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