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87550

七年级语文上册整本书阅读《西游记》课件

日期:2024-11-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245940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七年级,语文,上册,本书,阅读,西游记
  • cover
(课件网) 整本书阅读 《西游记》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 1.通过读整本书,结合作品情节品味孙悟空的复杂形象。(重点) 2.运用精读和跳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整本书。(难点) 3.制定学生个人阅读计划,科学高效进行整本书阅读。 阅读经典就像是一场深度的心灵之旅。它能让我们沉浸在作者精心构建的世界中,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思想。学校繁星文学社准备围绕《西游记》开展一期整本书阅读活动,作为文学社成员,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任务一:了解常识,初识名著 初识经典,速读教材 请同学们快速读教材,初识《西游记》,要注意圈点勾画关键信息。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先做个标记,然后再组内交流。 走近作者 吴承恩,明朝杰出的小说家,出生于一个由学官沦为商人的家庭,尽管自幼聪慧且博览群书,但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吴承恩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完成了这部不朽之作。 背景资料 《西游记》成书于明代中叶,当时社会经济繁荣与文化思想活跃,尤其是佛教的广泛传播以及道教的影响深远,为这部融合了大量神话传说和宗教元素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土壤。《西游记》的故事主线基于唐代玄奘法师赴天竺(今印度)取经的真实历史事件,但吴承恩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再创造,将民间流传已久的唐僧取经故事与神魔志怪相结合,形成了一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 任务一:了解常识,初识名著 内容概述 讲述了孙悟空从石头里诞生,大闹天宫后被压在五行山下,后来随唐僧(唐三藏)、猪八戒(原名猪刚鬣)、沙僧(原名沙悟净)一起历经艰难险阻,前往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书中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哲理与道德寓意。通过这样的介绍,学生不仅可以了解《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历史地位,还能对其背后的创作环境、作者生平及作品本身的演变过程有初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对原著内容的学习和分析中去。 任务二:共识悟空初印象 问题导读,合作探究: (1)孙悟空为何被命名为“孙悟空”,这个名字有何寓意? (2)孙悟空在花果山如何从猴王变成齐天大圣?这个过程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3)《西游记》开篇对孙悟空的描绘,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创作意图和价值观? (4)孙悟空的反抗精神与后来保护唐僧取经的行为有何内在联系? 1. 孙悟空为何被命名为 “孙悟空” 以及名字寓意 姓氏由来:孙悟空原本是由花果山的一块仙石孕育而生的石猴,无父无母,没有姓氏。菩提祖师见他是猢狲模样,原本想取 “胡” 姓,但 “胡” 字拆开是 “古” 和 “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所以不行。于是从 “狲” 字取姓,去掉偏旁,为 “孙” 字。“孙” 乃是 “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与石猴的天性相同,所以姓孙。 任务二:共识悟空初印象 名字含义:菩提祖师门中有 “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 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猴王乃第十辈之小徒,刚好排到 “悟” 字辈,所以法名取 “悟空”。从寓意上来说,“空” 是佛家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对于修行者而言,必须去除 “我法二执”,“一切皆无自性空”,所以 “悟空” 的 “空”,不是虚无,而是一种悟道的境界。“悟空” 就是要通过种种磨砺去打破执迷障碍,领悟真我的过程,是对 “我执” 的破除。 2.孙悟空在花果山从猴王变成齐天大圣的过程及反映的性格特点: 勇敢无畏:无论是勇闯瀑布成为猴王,还是后来面对天庭的权威,他都毫不畏惧,敢于挑战。比如他独自漂洋过海去求仙问道,面对未知的世界没有丝毫退缩。 心高气傲:当得知弼马温官职小后,他觉得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便毅然反下天庭,并且自封 “齐天大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