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 教学目标 1.理解“红烛”这一意象的精神内涵。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2.了解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3.有感情的朗读全诗,了解作者生平。 教学重点: 1.了解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教学难点: 1. 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初读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时,可曾引发你的思考?可曾被诗句所描写的“蜡烛”所触动?那么,你曾经想到的,可以用蜡烛来形容的人,包括谁?我想,这些问题,在懵懂时期的我们,都或多或少的经历过。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一位诗人—闻一多,看看他是怎么写“烛”的。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发表了著名的《最后的一次演讲》,当日下午,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2.了解写作背景 1919年五四运动的时代巨浪,把正在专心求学的闻一多推出了清华园。 腐朽反动的北洋军阀公然卖国,帝国列强肆无忌惮的掠夺祖国的土地和主权,所以诗人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联系在了一起,为寻求光明和出路,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追求。 《红烛》是闻一多的第一本诗集(红烛)的序诗。这本诗集编人了他从“五四运动到留美初期的部分作品,于1923年9月出版。序诗的写作是在这个时间以前。当时诗人身在远离祖国的大洋彼岸,这个被“五四运动”的洪流冲激过的、从“世家望族、书香门第”里挣脱的书生,与当时千千万万的青年知识分子一样,面临历史的选择,思考着人生和自我的价值。一颗赤子之心跳荡在他的胸腔,迸发出炽烈的爱国热情。尽管当时他的追求常常与痛苦、失望相伴,还曾陷人迷惘,但是诗人的真诚、耿直却是毋庸置疑的,这在《红烛》一诗中是有充分体现的。 三、教学任务 【思考1】 从诗歌题材的特点来看,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这种诗有什么特点? 明确: 体裁: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特点: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思考2】 作为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歌,《红烛》当中红烛和诗人却同时出现,请结合诗歌第一节思考二者的关系?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一落笔便超越了古典诗词,他把“红烛”和诗人区别开来,没有把自我直接投入到令入欣羡的红烛中去,自我与红烛取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诗人是诗人,红烛归红烛,这是其“离”; 但又要吐出心来比一比,这是寻找两者间的精神联系,是认同的努力,故又可谓是“即”,这一离一即,便奠定了全诗的基本情感方式及文化品格。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这样的奠基性意义:①“离”是诗人意识的起点,“即”是努力的趋向,“离”与“即”的矛盾冲突在所难免。②从“离”到“即”,在矛盾冲突的痛苦中勾勒着诗人的情感走向,也是诗歌的基本格局。③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离”是当代文化的显现,属于诗人的真切体验,“即”则是古典文化的诱惑,属于诗人朦胧中的理想归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