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96705

5《人应当坚持正义》课件(共31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4-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65887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2025,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人应当坚持正义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文体特点 2.梳理论证思路,理解“正义”理念的内涵 3.赏析苏格拉底独特的论辩艺术 4.学习追求真理、舍生取义的精神,获得人生启示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在危急关头,“生”与“义”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你会如何抉择?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人应当坚持正义》这篇文章,看看苏格拉底是如何抉择的。 新课导入 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20岁拜苏格拉底为师,直到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派处死。28岁至40岁,他都在海外漫游。柏拉图的著名思想有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 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对话都有苏格拉底出场。 作者介绍 据说他40岁时,在雅典城外创立了自己的学园柏拉图学园,开始个人讲学。学园课程包括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培养出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最杰出的是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非常重视教育,主张教育应该由国家来办理,由国家实行严格控制,教师应由国家聘请,教什么内容应由国家审查。他提倡早期教育,是最早提出胎教的人。按照他的主张,儿童受学前教育应该愈早愈好。学前教育应以游戏为主。 柏拉图留下了许多著作:《辩诉篇》《曼诺篇》《理想国》《智者篇》《法律篇》等,多数以对话体的形式写成。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他认为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非物质的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真实的,而现实世界是不真实的,是理念世界的模糊反映。 对话体 概念:对话体是艺术、政治、哲学和科学著作中的一种文体,采用两个或多个角色对话的形式。原则上区别于其他体裁的作品中用以表现人物性格和作为艺术语言手段的对话。 特点:通常设置尖锐冲突,对话方发表各自的见解,而最终表露出作者关于论争的倾向。这种文体可以使那些并不属于文学艺术领域的、关于科学和哲学问题的对话也具有异常鲜明的情趣及出色的艺术性。 文体知识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是一位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著名思想有苏格拉底教学法、苏格拉底反诘法。苏格拉底出生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出身贫寒,父亲是一名雕刻师,母亲为助产士。他一生未曾著述,其言论和思想多见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著作,如《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 人物介绍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 在教学的方法上,他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称之为“产婆术”。“产婆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所以又叫“问答法”。这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直到今天,问答法仍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他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 苏格拉底生在动荡的时代,他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把批评雅典看作神赋予他的神圣使命,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腐蚀青年等罪名,并被判处死刑。 写作背景 公元前399年,雅典法庭以“不敬神明”的罪名判处哲学家苏格拉底死刑。判决执行前夕,苏格拉底的朋友格黎东潜入监狱,试图劝说苏格拉底越狱逃跑。苏格拉底不赞同逃跑,他针对格黎东的建议,提出了“正道”“道义”“道理”“正当”等一系列他所坚持的“正义”理念。 苏格拉底临终遗言:我选择赴死 死亡,并不是一件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