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03545

北京市2024年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267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北京市,2024年,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
  • cover
机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 2024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共16道小题。第2、3、4、5、6、8、9、12、13、14小题,必须用2B铅笔作答,其余小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 1.在横线上填写原句。(6分) (1)曹操在《短歌行》开篇写“对酒当歌,①_____!譬如朝露,②_____”,感慨岁月流逝,担心无所作为。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结尾处,借用“③_____,④_____”的典故,来抒写老当益壮、为国效力的豪情。 (3)《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怨不在大,⑤_____;载舟覆舟,⑥_____”,指出国家安危与民心向背紧密相关 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劝学》选自《荀子》一书。《荀子》现存的大部分篇目为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自己所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 B.关汉卿,元代戏曲作家。他的剧作《窦娥冤》的主人公窦娥身世凄苦,含冤负屈,在法场上直斥天地,以三桩誓愿向封建秩序发出挑战。 C.蒲松龄的《促织》与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均采用幻想与现实交融的手法,揭露了“人不如虫”的现实,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 D.郭沫若,作家、诗人。他的诗作《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体现出鲜明的“五四”精神,反映了其在诗歌艺术上的大胆求索与创新。 3.下列关于《登高》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在风急天高的秋日,诗人登上高处。听到猿的哀鸣,俯视清水白沙,看到盘旋的飞鸟。 B.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诗人登高远望,层层叠叠的秋叶随风飘落,发出萧萧之声,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 C.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写离家万里、作客异乡的诗人,年老多病,独自登高,想起漂泊不定的一生,内心悲苦。 D.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写诗人两鬓斑白却志业无成,常常抱恨;生活潦倒,将船停靠在一个新的地方,借酒消愁。 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阅读《鸿门宴》(节选),完成4-7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藉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