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08338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课堂教学实录(逐字稿)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2-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147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古诗词,字稿,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桂枝香 金陵怀古》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实录 一、课堂导入 师:余世存曾说“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林语堂说“诗歌是中国人的宗教”。当历史遇上诗歌的时候,便形成了一种诗歌类型:“怀古诗”。典型的例子,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今天我们再来赏读一首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看一看被称为11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对金陵这座六朝古都时,产生了怎样的联想,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二、学习目标 (PPT展示,学生齐读) 1.语言建构与运用:疏通疑难字词,读懂诗句。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对诗句的分析,理解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诗中所描写的金陵美景。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王安石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 三、情景设置 师:古诗和书画都是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二者关系密切,“诗画同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近期,岳阳县三中将举行一个“诗情画意融一体,我为课文配插画”的活动,让同学们为课本中自己喜欢的诗歌配上插画,让浓浓的诗情变成鲜活的画面。我们班选择了《桂枝香·金陵怀古》这首词,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和探讨诗歌,结合对诗歌的理解来绘制一幅佳画。 四、朗诵 朗读要求: 一读准(包括字音、节奏); 二读出味道(体现情感)。 指明一名学生单独朗诵(有没有推荐的); 然后听名家范读(要求学生齐声跟着音频一起朗诵)。 师:伴着音乐,随着画面,有没有一种跟随王安石穿越古今的感觉?朗诵完后我们能感知到上阙在写景,下阙在抒情。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随着王安石走入诗词中去。 五、展示(品读上阕) 师:老师课前就要求同学们预习课文,初步感知和理解,试着完成插图的初稿。现在选取了几位同学的插图,大家可以欣赏一下,也请这些同学谈谈你这样构图和描绘的依据和想法,以及绘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 (可以结合诗词原文) (课件展示任务) (一)任务一:请谈谈你这样构图和描绘的依据和想法 生1(插图一作者):诗词的开头就写道“正故国晚秋”,点明了地点和时间,所以我画了个城楼,关于晚秋这个时间,我特意画了很多光秃秃的树,因为在晚秋的时候树叶都掉光了。我画了一条很长的江河还有几座高山,因为文中有“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这一句,就是说清澈的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山峰像是聚集在一起或者说像箭头。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长江的清澈绵长和山峰之多之高耸。然后我还画了一个插有酒旗的酒家,一个小船,残阳,白鹭,都是根据文本选择的景色。 师:老师还发现了一个细节,文中说“背西风”,风来无影去无踪,摸不着看不见,那么这位同学有画出西风吗? 生2:有,图中从酒旗和船帆的飘扬的方向体现出了西风。吹西风的话,酒旗应该往东边飘扬,而这位同学就是这样画的。 师:很不错,这位同学所画的意象都非常全面,并且有许多细节处理得非常好,认真读懂了文本,并且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能力。 生3:词中写“登临送目”,就是登高临远,放眼远眺,我就画了个小人,把他的视线画出来了。我品读到诗词中有很多颜色的点染,所以我给我的画作上了色。比如说“翠峰如簇”,所以这些山峰是翠绿色的;“彩舟云淡”我给小船上了几种不同的颜色,云和江水的颜色都是淡淡的蓝色;“残阳”是即将落下的太阳,所以应该是红色的。“西风”所以我又画出了风的方向。 师:很好。这位同学注意到了诗人的视角,登高临远,所以他看到的景色是远近交错的。那么此画作也显示出了其远近,大家看得出来哪些是近景、哪些是远景吗? 生4:澄江、翠峰是远景,酒旗、彩舟、白鹭是近景。 师:这位同学的画作相比起前一幅,其显著优势是什么? 生(齐答):涂上了鲜明的色彩。 师:而这位同学是根据诗词绘色,同时还结合了自己的生活经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