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14384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第1-2单元)(含答案)

日期:2025-04-2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5454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 cover
2023-2024学年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期中综合素养评价” 科 学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萤火虫 B.亮、开启的电灯 C.燃烧的火柴、镜子 2.上体育课时,老师告诉同学们在排一列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 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是因为( )。 A.光速极快 B.光的反射 C.光沿直线传播 3.下列有关小孔成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孔成像所成的影像是倒立的 B.小孔所成的影像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 C.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4.如图所示,皮影表演时,光的传播路径是( )。 A.皮影人偶→幕布→人眼 B.光源→皮影人偶→幕布 C.光源→皮影人偶→幕布→人眼 5.奇奇用一物体将阳光从窗外反射到了黑板上,这个物体最可能是( )。 A.平面镜 B.课本 C.玻璃 6.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 ( )。 A.人的眼睛能发光 B.人的眼睛能发出某种物质 C.光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进入人眼,人因此可以看见物体 7.如右图,楷楷用一个彩色圆盘快速旋转起来时,可以看到( )。 A.红、绿、蓝三种颜色 B.白色 C.黑色 8.欣欣用喷雾器做模拟彩虹实验时,应该( )进行观察。 A.面对太阳 B.侧看太阳 C.背对太阳 9.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呢?鹏鹏效仿牛顿做过的实验,如右图,把一束( )通过三棱镜照到白屏上,光会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 A.白光 B.绿光 C.红光 10.下列现象不属于热传导是( )。 A.量体温 B.冷敷或热敷 C.站在篝火旁觉得热 11.下列电器中主要利用热辐射的是( )。 A.电烫斗 B.电水壶 C.太阳能热水器 12.下列现象不属于热对流的是( )。 A.旋转的走马灯 B.电烙铁作画 C.电暖气取暖 13.人站在阳光下会感到热,是因为太阳利用( )的方式传递了热量。 A.热辐射 B.热传导 C.热对流 14.我们常常把烧开的热水倒进暖水瓶进行保温,其结构如下图所示,最外层是塑料外壳,里面有一个内胆,内胆由两层玻璃组成,玻璃层中间是真空的,上面有一个软木塞。暖水瓶之所以能够保 塑料外亮温,下面的理由不包括( )。 A.软木塞是热的不良导体 B.玻璃内壳传热能力好 C.内胆真空,保温效果好 15.下列是都属于热的良导体的是( )。 A.铁、木头 B.空气、地毯 C.铝、钢 16.东东光脚站在地毯和瓷砖上会有不同的感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瓷砖上感觉凉一些是因为瓷砖是热的良导体 B.瓷砖上感觉暖和一些 C.地毯是感觉暖和是因为地毯是热的良导体 17.欣欣发现厨房里电饭煲的手柄一般都是塑料制成的,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 ( )。 A.轻巧美观 B.降低成本 C.减慢热传导,防止烫手 18.通过分析我们家乡五华县的地形地貌,楷楷发现我县主要有山地、丘陵、盆地等三种地貌类型,下列图示中表示丘陵的是( ) 。 19.右图中凯凯在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时,用( )模拟岩浆。 A.酒精灯 B.土豆泥 C.番茄酱 洒输灯 20.假如地震来了,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如果我们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地方 B.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 C.遇到地震时要保持冷静,保护好自己的头部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 )1.几乎各种物体都可以反射光,越粗糙的表面,反射光的效果越好。 ( )2.热总是从温度较低处传到温度较高处。 ( )3.冬天多穿衣服比较暖和,是因为衣服能产生热。 ( )4.地震和火山喷发都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 )5.热传递有三种方式。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这三种方式,往往不会独立存在。 三、探究实践题。(共30分。) 1.在图中,通过潜望镜,水面的军舰是如何进入到观察者眼中 请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路线。(3分) 2.奇奇在户外露营时看到了露营烤盘,让他想起了科学老师曾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