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24521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4-11-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743939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灯笼,ppt,27张,课件,4课
  • cover
(课件网) 笼 灯 ———吴伯箫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增强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我校决定创办“传统文化周”的主题活动,其中初二年级将举办中华民俗大赛。如果你来到比赛现场,你会带来什么能够象征某项民俗的物件或者资料呢? 身上红彤彤, 心里亮晶晶。 节日上门楼, 脸上笑盈盈。 猜 谜 语 谜底:灯笼 新 课 导 入 提到灯笼,你会想到什么 吴伯箫,我国当代著名散文家、教育家。1938年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是抗战时期伟大的文学家。 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红点》、《吴伯箫散文集》中。他的散文情感真挚深厚,描写朴实动人,结构严谨,语言清丽洗练。 争讼( ) 领域( ) 斡旋( ) 静穆( ) 思慕( ) 熙熙然( ) 褪色( ) 怅惘( ) 恐吓( ) 神龛( ) sònɡ mù mù yù chànɡ wǎnɡ tuì wò xuán x ī 字 音 字 形 hè kān 检 查 预 习 词 语 解 释 争讼: 斡旋: 静穆: 思慕: 怅惘: 人情世故: 因争论而诉讼。 调解周旋。 安静而严肃。 怀念;追慕。 因失意而心事重重。 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请你试着想一想:假如是文学家吴伯箫来到民俗比赛现场介绍“灯笼”,他又会讲述一些怎样的故事呢?这些故事当中,又会有着一些怎样的内涵和情感? 01 灯 笼 观灯笼之貌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关于灯笼的记忆 观灯笼之貌 通过阅读课文,你能梳理出课文的大致脉络吗? 观灯笼之貌 02 灯 笼 理灯笼之缘 “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提炼概括出与灯笼有缘的事件。(提示:3~11段) 理灯笼之缘 第3段挑灯笼, 伴祖父夜行,听故事 第4、5段接过母亲的纱灯,上下灯学 第6段村口挂红灯, 慰藉孤行客 第7段元宵张灯,跟着龙灯跑半夜 第8段族姊远嫁,感叹兴衰 第9段纱灯描红,心生喜悦 第10段想象宫灯,献帝伴灯 第11段联想 挑灯看剑的名将 作者与灯笼结下哪些“缘”呢? 理灯笼之缘 联系全文可以看出,灯笼在课文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作为载体,寄托情感。 理灯笼之缘 03 灯 笼 思灯笼之情 这么多灯笼寄寓的情感和内涵有怎样的不同? 思灯笼之情 细读课文,用下列句式说说你读到了什么情感: 【通过第____段中描写的_____事件中的“灯笼”,我读到了_____。(情感、内涵……)】 思灯笼之情 灯笼寄托着亲人对作者的慈爱和牵挂; 灯笼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思念、感激之情; 灯笼是一种民俗,寄托着作者的乡情; 灯笼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更温暖作者 思灯笼之情 灯笼中感受传统节日的快乐 灯笼记录历史变迁与沧桑; 灯笼显示着主人的地位与权势; 灯笼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思灯笼之情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了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然而,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非常愤懑,忧心如焚。于是,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以疏解心中积郁。这一时期的散文,字里行间无不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而《灯笼》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材料一 思灯笼之情 材料二 他竭力把自己从生活中汲取的美好情思,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现实的黑暗,政府的腐败,劳动人民的贫困,尤其是日重一日的祖国的危难,又使他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与日俱增。他热切地盼望着全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一天早日到来,自己宁愿做一名“马前卒”。 ———鲍霁《吴伯散文创作的“分水岭”》 思灯笼之情 “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