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27333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

日期:2024-11-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37588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目标 积累文中常用文言词语,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重点) 把握课文层层推理、结构严谨的论证过程,体会其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难点) 体会“人和”“大丈夫”的内涵,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体会行正道、经磨难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作用。(重点)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其文章思想深刻,说理透彻,逻辑严密,气势充沛,论事论理雄辩有力。 孟子的主要思想: 1.政治上—--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论点。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认定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反对武力兼并,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治天下。并极力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恢复井田制度,省刑薄赋,达到“黎民不饥不寒”,以缓和阶级矛盾。 2.道德上—--肯定人性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信等天赋道德意识。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信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3.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认为“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教人注重存心养性,深造自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已”,要求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世界观—由于孟子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在儒家哲学中形成了一个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 本课三篇文章均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期。当时,各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而人民却“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的作用,主张实行“仁政”“王道”。 写作背景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 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 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孟子·梁惠王上》); 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呼各国诸候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 初识孟子 初识战国时期 公元前403年,东周共主之周威烈王册命了韩、赵、魏三家列位诸侯,由此战国七雄局面正式形成。从春秋时代初期的一百四十多家诸侯,经过三百六十多年的兼并,到战国初期就只剩下了二十余家。其中又以秦国,齐国,中原三晋(赵国、魏国、韩国),楚国、燕国此七国最强。史称“战国七雄”。各家的兼并战争使得诸侯变少了,胜出者疆域变大了,人口变多了,财富也集中了。原本分散在各家诸侯手中的土地人口财富,都集中在了少数几个诸侯手里。天下从成百上千个小国家整合为十多个大实体国家,原本的战略缓冲空间不复存在,各个大国不得不面对直接残酷竞争的格局。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