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49026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同步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4-11-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199699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7课,隋唐,制度,变化,创新,同步
  • cover
(课件网) 你对隋唐的印象是什么? 【忆昔(其二)】 唐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禀俱丰实 《唐太宗万国来朝图》 繁华,开放,强大,风流 “隋朝及唐前期鼎盛局面的出现,与一些具体制度的制定和贯彻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制度都较好得适应了唐及唐初的社会现实,在经济、军事、政治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优秀的制度设计是国力强盛的关键 如果你是隋唐“皇帝”,你要通过设计什么样的制度来打造你对隋唐盛世呢? 课堂导入 隋唐 隋唐制度的 变化与创新 《大唐六典》书影 西安大雁塔 唐朝进士题名贴 唐怀集庸调银饼 课程标准: 认识隋唐时期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7课 一、选官之变:平民与贵族的博弈 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夏商周三代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汉文帝言孝悌,天下之大顺也。カ田,为生之本也…廉吏,民之表也。朕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 ———班固《汉书 文帝纪》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顾隋唐之前选官制度有哪些?选官的方式、标准各是什么? 一、选官之变:平民与贵族的博弈 商周时期 战国—秦汉 汉武帝后 魏晋南北朝 隋唐—1905年 制度 标准 血缘 军功 品行才能 ? 一、选官之变:平民与贵族的博弈 (一)九品中正制(魏晋时期) 1、背景: (1)汉末社会动荡,察举制失去社会基础。 (2)地方大族操纵人才选拔 2、选拔权力、标准: 历史纵横: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当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干扰选拔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油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后汉桓灵时谣》 一、选官之变:平民与贵族的博弈 材料一 九品中正制是针对察举制带来的选举权流失的弊病,而采取的选举改革,其目的就是将选举权收回中央,.....削弱地方化的倾向。 具体方法是,每州设一大中正,每郡设中正,由当地出身的朝官中“德充才盛”者担任......中正编订的本地人材料,在技术操作上分为两项:一是“家世”,二是“状”,即对本人道德状况、才能学识的评语。然后根据“状”,参考家世,评定每个人的“品”。 ———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材料二: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务随爱憎···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 —《晋书·刘毅传》 思考:九品中正制选拔权力和选拔依据有何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高门(上品) 寒门(下品) 选拔权力:从中央掌握到又被世家大族控制 选拔标准:从家世、道德和才能并重到只看家世 一、选官之变:平民与贵族的博弈 (一)九品中正制(魏晋时期) 1、背景: (1)汉末社会动荡,察举制失去社会基础。 (2)地方大族操纵人才选拔 2、选拔权力、标准: 家世、道德、才能并重 主要看中家世(西晋) 中央 地方世家大族 3、影响: (1)初期选拔了大量的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 (2)后期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一、选官之变:平民与贵族的博弈 材料: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二)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