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89662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件(共16张PPT)

日期:2024-12-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30270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课,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变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0课 从这幅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哪些信息?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发展 123页 1.成就 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相继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阅读史料,指出苏联经济建设的突出特点? 2.特点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 (二)苏联的改革 123页 阅读史料,指出苏联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史料反映出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心放在哪个领域? 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①政治: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②经济: 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 ③思想: (1)措施 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2)影响 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 造地球卫星。 经济改革 进步性:改革注入了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改革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 局限性: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政治、思想改革 进步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局限性: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概括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指出其改革的侧重点?改革的成效及成因? 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①经济: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1)措施 ②政治: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 ③意识形态: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放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2)影响 ①经济改革成效甚微 ②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 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概述其过程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 1990年,立陶宛率先独立。随后,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纷纷效仿。1991年8月19日,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阻止苏联分裂,很快失败。同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回顾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和外部原因 122页 材料三:从外部条件来说,东欧剧变和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苏联解体,起了推动作用。 材料一:20世界30年代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体制,在当时极大的促进了苏联社会的发展,但后来逐渐僵化,弊端日益暴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先后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进行改革,不但没有突破这一模式,反而使国家陷入危机之中。 材料二: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其实质是背离了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思想路线。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国内局势失控,苏联迅速走向解体。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试说明苏联解体的原因。 (三)苏联的解体 ①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 ②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政治体制改革 ③外部: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①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 ②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 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处理好农、轻、重的协调发展问题。 ④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处理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问题。 思考点:苏联的改革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一)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 2.东欧各国着手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提高了人民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