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3 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概念解读 中古时期=欧洲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 时间5—15世纪: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另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 1453年(1500年) 古代史 近代史 395年 罗马帝国分裂: 东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灭亡 新航路开辟 文艺复兴 中古时期(欧洲中世纪史)) 西罗马灭亡,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继续发展 476年 (5世纪) 欧洲封建社会 何为中世纪 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 ———钱乘旦《西方那块土》 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概念解读 问题:指出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背景与基本特征 1、形成背景 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上,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2、基本特征 (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2)经济:庄园和农奴制 (3)思想:基督教占统治地位 (一)黑暗的中世纪 一、西欧封建社会 材料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在西罗马帝国废墟的基础上,罗马文明与日耳曼文明相碰撞、相融合的产物,在征服罗马帝国过程中,日耳曼社会产生了两极分化,原先的部落首领和亲兵逐渐形成贵族,与罗马的大地主构成社会上层,日耳曼人的一般公社成员与罗马的自由民、隶农及奴隶则形成和社会下层。 ———朱伟奇《中世纪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及其成因》 材料2:中古西欧初期王权衰落,社会秩序混乱,地方豪强互相斗争,战乱不已,盗匪横行。国王和贵族为维持自己的地位,往往蓄养一批武装家丁,进行自卫或攻击别人。这些武装扈从(叫做封臣)原由主人供给衣食装备,后来渐改为赐给他们一块土地,以其收入作为服军役的费用。这种以服军役为条件终身领有的土地称为“采邑”。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卷网- ①日耳曼文明和罗马传统的融合; ②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思考:封君封臣制度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1、封君封臣制 (1)原因 一、西欧封建社会 (一)黑暗的中世纪 材料:一个人往往既是封君又是封臣。一个封建主常常既有自己的封君,也有自己的封臣,但封君只对自已的直接封臣有联系,对封臣的封臣则不能干涉,故法国14世纪有这样的原则,“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封君只有通过自己的封臣,才可以联系到更下一级的封建主…在中世纪西欧的不同地区,封君封臣制一般与封土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但这种结合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 ———摘编自绳会敏《浅析西欧的封君封臣制》 ①以土地封赐为纽带,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2)特点 ②层级间相对独立。(附庸的附庸不是我 是我的附庸) ④双向权利义务的关系 ③具备契约意识。 封君 提供土地与保护 效忠、服兵役、提供金钱 封臣 1、封君封臣制 一、西欧封建社会 (一)黑暗的中世纪 积极:国王或皇帝成为名义上最高统治者,为王权加强、建立中央集权提供可能性 (注意:没有中央集权,落后于中国秦汉时期) 消极:政治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导致西欧王权软弱 (权力被封臣和教会分走) 材料:在这民生凋敝、暴力肆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