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古时期的世界 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它的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产生,推动了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拜占庭帝国一度繁荣,俄罗斯在反抗蒙古的斗争中逐渐崛起。在亚洲,阿拉伯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了德里苏丹国;日本大化改新后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后来幕府掌握了实权。在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古国先后兴起。在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发明了农业,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建立了美洲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并成功维持了比较稳定的统治。 文艺复兴 中古时期的亚洲 中古时期的欧洲 古代美洲与非洲 5世纪 15世纪 时 空 中国南北朝 中国明朝 公元476年 日耳曼人消灭了西罗马帝国 公元1453年 东罗马帝国灭亡 中古时期(5-15世纪)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子目 一、西欧封建社会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三、拜占庭与俄罗斯 一、西欧封建社会 1.建立 一系列王国:“蛮族国家” 2.特征 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上,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封君和封臣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封君与封臣之间互有义务:封君要善待封臣,并且要按照规定赏赐封臣(主要是土地);封臣效忠封君,与封君同敌共友,对封君的命令不能违背。 图一: 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封君封臣制度 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9世纪封臣的效忠誓词如下: “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美】约翰·巴克勒等著,霍文利等译《西方社会史》上卷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共同点 不同点 西周分封制 西欧封君封臣 制度 等级森严 天子是天下共主 不可越级统领 观察下图,归纳分析中世纪西欧庄园的特点。 庄园特点:自给自足 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领主 农奴 在法律上非自由人 自由农民 利用庄园法庭审理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秩序 为领主耕种自营地;服一定时间劳役;缴纳租税 给予土地 给予土地 为领主服一定时间劳役;缴纳租税 庄园与农奴制度 观察下图,找出其中的特殊建筑。 为何庄园中会存在教堂和神父?这说明了什么? 表现: ①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土地,向信徒征收什一税; ②政治: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③思想: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人性的发展。 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出 生 在教父主持下接受洗礼 结 婚 由教父主持婚礼 临 终 由教父主持涂香油仪式,以求灵魂能够升入天堂 死 后 葬礼在教堂举行,遗体被葬在教堂附属的墓地 《七宗圣礼》: 涵盖了基督徒从出生到死亡 女巫的火刑 教皇为国王加冕 教权 王权 最有名望者 传统精神权威 罗马基督教文化 最有实力者 新兴军事霸主 日耳曼蛮族文化 二元体系 “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像月亮要从太阳那里得到光辉一样,皇帝要从教皇那里得到政权。” ———教皇英诺森三世 君权神授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1.王权的加强 英格兰,法兰西,西班牙,葡萄牙 (15世纪晚期) 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封建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 中古中后期:王权加强 历史纵横:英国议会 1343年,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市民组成。两院独立议事,广泛参与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