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49416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4-11-1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3542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历史,中外,答案,训练,优化,课时
  • cover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优化训练 一、单选题 1.北宋中期以前,历代中原王朝与周边各国并未形成清晰的国界线,只是把两国自然形成的交界地域作为两属地带而放任不管。北宋中期,政府与周边政权商定划界,明确了双方的疆界线,并建立了相应的疆界纠纷处理机制和疆界文案保存制度。材料中的变化反映出北宋( ) A.对外策略逐渐趋向妥协退让 B.国力衰弱影响边疆政策 C.对周边政权政治地位的正视 D.经济发展推动外贸扩大 2.宋代设转运司,负责刺举地方贪赃枉法、弹劾怠政、不尽职尽责者,同时巡察州县监督其他监司、通判、州县官吏刑狱案件的审判情况,以及检举税收违法官员等。据此可知宋代转运司的设置( ) A.发挥了一定的监察管理职能 B.杜绝了地方的贪污腐败现象 C.完善了中央的司法管理制度 D.保障了地方赋税转运至中央 3.宋辽“澶渊之盟”后,位于边境地区的河北四大榷场得以建立。大宗交易货物除了辽国的湖盐、优质羊马和皮货等,还有北宋的茶叶、日常使用的瓷器等。这说明当时( ) A.宋辽民族矛盾得以消除 B.边疆地区文化交往频繁 C.榷场受到政府严格管理 D.地区经济存在一定差异 4.下图反映了北宋时期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北宋带来的影响是( ) A.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B.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C.改变了崇文抑武的观念 D.拓展了对外贸易的范围 5.下表所列史书皆涉及南宋初年与金朝关系,研讨这一问题,首先应信重的是( ) 书名 基本内容 成书时间 《宋史》 依据宋朝国史、实录等编撰而成的纪传体史书 元朝后期 《三朝北盟会编》 按时间汇编徽宗、钦宗、高宗时期宋金和战史料 南宋中期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据南宋高宗朝国史,文集等编而成的编年史 南宋后期 《宋史纪事本末》 汇编《宋史》等书,以事件为中心 明朝后期 A.《宋史》 B.《三朝北盟会编》 C.《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D.《宋史纪事本末》 6.史书记载:熙宁十年(1077年)国家税收剧增到石,即使与治平时相比也增长4倍。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这说明王安石变法( ) A.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局面 B.根本上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C.为庆历新政的开展奠定基础 D.彻底的改善了北宋的积弱局面 7.如表关于“杯酒释兵权”故事的不同记载,对此合理解释是( ) 记载来源 作者经历重大事件 故事演变情况 丁谓(966—1037年)《丁晋公谈录》 赵光义北伐失败 赵普奏“石守信、王审琦皆不可令主兵”,太祖悟而从之。 王曾(978—1038年)《王文正公笔录》 杨家将北伐失败,澶渊之盟 太祖召“守信等曲宴”,提出“莫若各守外藩”“优游卒岁”“守信等咸顿首称谢”。 司马光(1019—1086年)《涑水记闻》 宋夏庆历和议,王安石变法 若身临其境,对酒宴和“屏左右”后君臣对话、动作描写细致入微。后人常引用此版本,并评曰:“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 A.个人记载具有较强主观性,可信度差 B.司马光的记载最为详细,可信度最高 C.三则史料互相佐证,证实故事可靠性 D.故事演变反映对宋初集权措施的反思 8.下图为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宋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削弱地方势力 B.实现军政统一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专制集权 9.如图为北宋初期部分士人的“地中”观念示意图。当时存在“洛邑地中”的观念,而有些土人凭借唐、五代的历法与测影知识所产生的“岳台地中”观念,结合“中区”“中夏”等正统观念,赋予开封“天下之中”的名号,以其自古以来的神圣色彩对首都开封进行文化上的建构。士人这些举措的实质是( ) A.表达中华文化继承性 B.明证前代历法科学性 C.强化新政权的合法性 D.宣扬皇帝权威神圣性 10.宋初在方镇(藩镇)取消之后,中央政府无力直接管理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