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60598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花牛歌》 课件

日期:2025-10-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17554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现代,二首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溯到清末,与古典诗歌相比,不拘格式和韵律。 诗歌的艺术概括力很强,鉴赏时要从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入手,把握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品味诗歌抒发的情感,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等。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明确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想象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体会诗歌的优美的意境。 2 能品味诗歌优美的语句并学会简单赏析,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会 认 字 巢 苇 罗 眠 霸 占 cháo wěi luó mián bà zhàn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走近作者 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1925年为复旦大学校歌作词。复旦校歌歌词介于文言与白话之间,兼取两者优处,由复旦师生传唱至今。 著有诗集《旧梦》《卖布谣》《秋之泪》等。本诗收录于诗集《游吻》中。 刘大白(1880~1932) 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整体感知 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诗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诗歌赏析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振,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诗歌描绘的景物: 归巢的鸟儿 西沉的斜阳 滔滔的江水 白花花的芦苇 诗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呢? 秋天的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满江面,鸟儿在夕阳的映照下正飞回自己的巢里,江岸边的芦苇也在威风中轻轻地摇摆。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拟人的手法,通过“妆”和“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全诗平添了情趣和生气。 合作探究 1. 归巢的鸟儿为什么不顾疲倦,还要驮着偌大 的太阳回去? 鸟儿喜欢夕阳这个发光的宝贝,它要驮回去赏玩;鸟儿很淘气,它要试试自己的力气……这是诗人的想象,让诗富有情趣。 2. 诗中有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语言 上有什么表达效果? 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具有灵动的画面感。将秋日夕阳下的江边美景渲染得美丽无比。夕阳下,归巢的鸟儿,顽皮地驮着它,让平常的景色显得更灵动,画面动静结合,充满了情趣。 花牛歌 徐志摩 走近作者 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的诗风。 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徐志摩(1897—1931) 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物? 这首诗刻画了花牛怎样的形象? 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整体感知 花 牛 歌 徐志摩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萝。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自主学习 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花牛、草地、剪秋萝、白云、太阳、青峰 淘气的花牛在草地里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坐在草地上,压扁了剪秋萝; 在草地上睡觉; 甩着尾巴在草地里走; 在草地上做梦。 自 由 知识锦囊 剪秋罗是一种美丽的开花植物,因为花瓣的形状杂乱尖锐, 似乎是被人用剪刀随意裁剪过似的, 又因为开放在秋天,因此得名剪秋罗。 诗歌赏析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萝。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淘 气 快 乐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白云之多,天气之好,大自然之美丽。同时,“霸占”一词把静态的白云动态化了,使整个画面生动活泼。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做梦”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