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69880

吉林省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次月考 模拟试卷(一) 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5-09-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6174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吉林省,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吉林省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次月考 模拟试卷(一)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按要求赋分) 1.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 2.《〈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3.曹操的《观沧海》中“    ,   ——— 两句逼真地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 4.《次北固山下》中与《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表达的情感相似的句子是:    ?    。 【答案】(1)铁马冰河入梦来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这些是课文中需要掌握的古诗名篇。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如“剪、潼、罔、萧”等字。 故答案为:(1)铁马冰河入梦来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能力。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8分) ①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升未成年人互联网应用能力,是激发互联网正面价值的必然要求。②报告显示,家长和学校越来越注重对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教育,超九成家长和教师对未成年人开展相关教育,____仍有20.0%未成年网民表示上网过程没有考虑过网络安全防范问题。③有必要根据不同年龄未成年人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养成良好上网习惯;引导中学生遵守网络规则、规范网络言行,防范网络社交风险。 (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语部分,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2)第②句横线处需要填一个关联词,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3)第③句画横线文字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答案】(1)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升未成年人互联网应用能力 (2)但(可是) (3)“规范网络言行”后面的逗号改为顿号 【知识点】转折关系;创新题型;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句子成分的能力。明确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和中心语)及各成分所在的位置,找到句子的主干,再理出其他成分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的能力。这类题型,我们先从整体把握句子,看给出的语境,再了解所给的关联词,最后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答题即可。 (3)本题考查学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对于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需要认真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特别要注意典型例句中的标点符号的典型用法。逗号是句子之间的停顿;句号是句子结束;问号是有疑问的句子;冒号有提示下文和总结上文的作用;说的话要用引号。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句子成分的能力。 “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升未成年人互联网应用能力,是激发互联网正面价值的必然要求”,“是”前边句子充当主语,即“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升未成年人互联网应用能力”。 故答案为: 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升未成年人互联网应用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的能力。 “报告显示,家长和学校越来越注重对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教育,超九成家长和教师对未成年人开展相关教育”“仍有20.0%未成年网民表示上网过程没有考虑过网络安全防范问题”,上下文是转折关系,用“但是”。 故答案为: 但(可是) (3)本题考查学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引导中学生遵守网络规则、规范网络言行,防范网络社交风险”,是那个句子并列关系,之间用短号。 故答案为:“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