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72628

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鉴赏专练(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4-11-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6次 大小:2681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 cover
24秋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鉴赏专练 (一)《观沧海》 【东汉末年/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观; 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实景,后四句写虚景。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为人称道的名句,请从写作 手法和抒情的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答:写作手法: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写的是虚境即诗 人的主观感受。 抒发感情:抒发了诗人期望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表现了诗人宽广博大的胸怀。 3.诗中两个“若”字用得好,请你说出好在哪里。 答: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 4、作者登临碣石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 答:那苍茫浩瀚的大海上,无边无际,海中山岛突兀耸立。山岛之上树木丰茂,生机 盎然。随着阵阵萧瑟的秋风,海面上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5、自选角度赏析诗句。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答:实写海水和山岛,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动态的“荡漾的海水”、“洪波”和 静态的“耸立的山岛”、“草木”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宏伟辽阔和惊人的力量。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答: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虚景,是诗人的主观感受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对前途充满 信心的乐观气度。 6、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襟和抱负 (诗中“若”字用得好在哪里 ) 答:通过对大海吞吐宇宙宏大气势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的雄心 壮志。 7、描绘“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 海岛上树木繁茂,各色花草郁郁葱葱,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随着一阵萧瑟的秋风, 海面上涌起滔天的波浪,汹涌起伏。 8、这首诗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表现了作者虽年老而又想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博大胸襟。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何种修辞 有何表达效果 答:运用了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到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的表 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2.请你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作简要赏析 将我的怀念之心托付给多情的明月,让它随风伴送你一直到被贬的偏远之地吧。这句 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明月以人的情趣,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忧愁、无奈的惜 别之情以及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3、诗歌为何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答: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 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他总是悲哀凄惨的啼 叫着,暗写诗人的悲痛之情。诗人选取“杨花”、“子规”,渲染了伤感的氛围,融 情于景,情景交融。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忧愁、无奈的惜别之情以及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三)《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用形象优美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景象。 答: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了,视野也因之开阔,静静 的水面上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的江天上。 2、说说“阔”和“悬”的妙处。 答:“阔”字表现出“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