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77219

古诗词诵读《静女》《鹊桥仙纤云弄巧》联读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5-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5次 大小:762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古诗词,诵读,静女,鹊桥仙纤云弄巧,联读,学案
  • cover
古典爱情诗歌阅读导学案———《诗经 邶风 静女》《鹊桥仙 纤云弄巧》联读—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等资料,能够疏通诗意,积累古文语汇。 2.发挥想象,将诗歌内容转化为具体画面,能够感受古典爱情诗歌的美感和情感。 3.通过情境任务的落实,学会整理自己的阅读思考,有条理地表达对古典爱情诗歌的理解和思考。 4.自觉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从具体实践出发,提升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资料】 1.作者简介: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现存诗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做“国风”,共160篇,大都是各地的歌谣,是《诗经》的精华部分。《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多数隔句用韵;普遍运用“赋”“比”“兴”;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唱、反复咏唱的特点,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遭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 2.写作背景: 扬州大学教授刘勇刚认为,《鹊桥仙》是秦观为寄情长沙歌女而作,写于湖南郴州,时间是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的七夕。绍圣三年(1096)春,秦观被贬郴州,途经长沙遇见一名歌女。当时秦观被贬,他与长沙歌女不得不洒泪而别。到了郴州以后,秦观日夜思念他的恋人,戴罪之身,人命危浅,相聚甚难。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最后两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沉重叹息也包含了对长沙艺妓的长相思。绍圣四年(1097)七夕,秦观在郴州写下了这首《鹊桥仙》,借牛女双星的鹊桥相会寄托了他对长沙歌女的恋情。 3.参考译文: 静女 娴静的姑娘多么美丽,在城上的角楼等着我。 隐藏起来不让我看见,急得我挠着头来回走。 娴静的姑娘多么美好,送我一支红色的笛管。 红色的笛管色泽鲜亮,漂亮的笛管我真喜爱。 姑娘从郊野采来茅草芽送我作为信物,真是美好新异。 并不是茅草芽有多美,而是因为美人所赠。 鹊桥仙 云彩变幻出奇巧的样式,流星传递着深重的愁苦,牛郎、织女守候在遥远银河两岸,每年只在七夕的夜晚相会,可这相逢就如同秋风和露水般的交融,胜过了人间那些日日相守、却不懂珍惜的人间伴侣。 这刻缠绵的情思,像天河里流了千年的河水,这如梦似幻的短暂欢会,却最终还是要结束,牛郎、织女恋恋不舍的各自踏上归去的路,在心中相互劝解:我们的真情已至死不渝,天荒地老,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 【学习活动】 活动一:自主阅读 自主诵读《静女》与《鹊桥仙》两首诗作,借助注释、阅读提示和导学案资料疏通理解诗意,将读音、释义在原文做好标记,记录自己的疑惑和思考。 活动二:交流讨论 听老师范读,涵咏诗歌,发挥你的想象力,描绘你印象深刻的画面,并说说这个画面带给你的感受。 活动三: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在下列三个情景任务中选择一个完成。 1.你的外国朋友马可近来对中国古典爱情诗歌产生了兴趣,请你以《静女》和《鹊桥仙》两首诗作为例,向他介绍中国古典爱情诗歌的特点。 【方法指导】 注意寻找两首诗歌的共同点,从内容、手法、情感、语言、形式等方面进行归纳,归纳出的共同点即为特点。可用表格进行梳理归纳。 【表达示例】 马可,中国古典爱情诗歌的特点之一是喜欢表现爱情的美好浪漫,像《诗经》里的《静女》就描写了男女约会时的甜蜜美好,女子赠送给男子的彤管就是一件美好的事物,这让男子开心不已。而秦观的《鹊桥仙》写的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