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78174

24古人谈读书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课件+分层练习+学习任务单

日期:2024-11-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66次 大小:166794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古人,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五年级上24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课题 24古人谈读书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内容分析 《古人谈读书》由两篇文章组成。这两篇文章都是以古文的形式呈现的。第一篇选自《论语》,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解读;第二篇是朱熹的名篇,介绍的是读书的方法。因为是文言文的形式,学习古文要有大量的朗读,把课文朗读流利,顺畅。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读懂课文内容。 课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于课文内容理解教学中应重点关注。同时能够领悟到古人读书的方法,为自己的学习提供指导,这是难点。 核心素养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借助注释,理解第二则文言文的大意。3.感悟朱熹主张读书方法中“心到”的重要性,用以指导自己的读书学习。 重难点 1.读准读通课文,借助注释,结合上下文猜意思等,能用自己的话说明白意思。背诵课文。(重点)2. 能梳理信息,说清楚两位古人对读书的认识;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清楚明白地说出对自己的启发(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课文的第二则文言文,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1.提问:第一则的六句话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的?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则文言文。3.这则文言文选自朱熹的《童蒙须知》,谁为我们介绍一下你搜集的关于朱熹的资料?4.课件出示资料,指名读: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二、初读课文,梳理节奏1.自由诵读: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读出节奏,停顿的地方用/表示。 划好节奏后,读给旁边的同学听一听,比较一下谁划的节奏更准确。2.反馈:(1)指名朗读相机点拨长句子的断句: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则/眼不看仔细”、则“记/亦不能久也”两处为难点)(2)自由练读断句正确的全文,指名读,齐读全文。(3)竖版读:在古代,文字都是竖着写在竹签上的,竖版的古文你会读吗?指名读。(4)去掉标点读:其实在古代不仅是竖着写的,当时还没有标点呢,去掉标点你还能读出节奏吗?先自己试着练一练吧。自由练读,指名读,全班齐读。结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文的朗读停顿很重要,节奏读好了,会断句了,意思也就懂一半了。三、品读释疑,理解大意1.出示课文,指名朗读,引导思考:朱熹对读书有什么独特的心得?这样读书的好处是什么?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2.借助注释,交流课文的大意。(1)理解词语:①谓:说。②漫浪:随意。③急:要紧,重要。(2)理解句子的意思。译文:我曾经说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一,却只是随意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会很快忘记。“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用心思考了,难道会看不仔细、读不准确、记不住吗?3.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预设: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教师小结:作者先提出论点,再从反面来论述“心不到”的后果,最后从正面来论述。4.朱熹的读书方法“三到”具体指的是什么呢?三者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预设一:指的是要用心思考,眼要看到,口要读到。(板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预设二:读书不用心,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很快就忘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