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80741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 课件+学案

日期:2025-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7次 大小:232652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
    (课件网) 课外古诗词诵读 秋词 刘禹锡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识,积累字词,熟诵全诗。2.疏通诗意,把握意象,体会主旨。 3.培养我们诵读古诗的兴趣和习惯。 新课导入 我们国家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诵读古代优秀诗歌,可以让我们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情感变得丰富,从而激发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今天我们就来朗读一首《秋词》,领略一下刘禹锡那与众不同的颂秋情怀。 探究新知 一、走近作者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有《刘梦得文集》。 《秋词》是作者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后写的。 探究新知 二、自主学习 1.大声朗读全诗,扫除字音障碍。 2.再次朗读全诗,把握诗中意象。 3.三次朗读全诗,体会诗人情感。 探究新知 三、合作探究 1.小组内朗读比赛一下,看谁读音准,读得好。 2.交流分享自己找到的诗中意象。 3.交流分享自己对意象和诗歌感情的理解。 探究新知 四、点拨 2.交流分享自己找到的诗中意象。 晴空、仙鹤。 3.交流分享自己对意象和诗歌感情的理解。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运用对比,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现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 探究新知 四、点拨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借“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而上,矫健凌厉,表达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反映作者高远豪迈的心情。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意象赏析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课堂练习 1、《秋词》是( )代文学家( )的作品。 2、第一句中的“自古”有什么作用? 3、首句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对秋天的感觉: 。 次句直接表明诗人对秋日的态度: 。 诗人是带着 的心态对待秋天的。 唐 刘禹锡 自古,包含一切,也有例外,为什么还这么说? 是为了突出下文的“我”。反映作者的豪迈气概。 寂寞萧索 、悲凉 秋天胜过春天 昂扬向上 课堂练习 4、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排”。 5、后两句诗通过描绘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排”字写出了一种精神,一种不可阻挡的向上的力量。 抒发了诗人激越向上,奋发进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课堂总结 秋词 刘禹锡 这首《秋词》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分层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诗。 2.根据要求写出相应诗句: 《刘禹锡《秋词》中借白鹤形象抒发豪迈乐观之情的诗句是: _____, 。 3.诗中诗人表达了一个观点是: 。 4. 解词: ①寂寥: 。 ② 春朝: 。 ③排: 。 ④ 碧霄: 。 基 础 必 做 题 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推开 春天 冷清萧条 蓝天 分层作业 5.搜集学过的其他关于秋天的诗句。 能 力 选 做 题 秋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秋风———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秋色———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月———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秋菊———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秋雨———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