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87923

15《驿路梨花》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28547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驿路梨花,课件,2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南宋·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情境导入 驿路梨花 1、通过略读课文,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记叙顺序。 2、把握文章记叙的顺序,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构思的巧妙。 学习目标 驿路( ) 陡峭( ) 竹篾( ) 花瓣( ) 简陋( ) 撵走( ) 麂子( ) 恍惚( ) 修葺( ) 菌子( ) yì dǒu qiào bàn lòu niǎn jǐ huǎnɡ hū qì 预习检查 ◆生难字 jùn miè 预习检查 【彭荆风】(1929-2018),江西萍乡人,中国军旅作家。1949年夏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春随军进入云南。三十年来,他一直生活在云南边寨,熟悉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写了许多反映边疆生活的作品。 【学法指导】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略读时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部分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甚至还可以跳过某个部分。另外,还需注意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略读课文,以“我”和老余的所见所闻来复述小说。 略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 瑶族老人为小屋送米 “我们”一起修葺小茅屋 梨花妹妹照看小茅屋 十多年前解放军建造小茅屋 姐姐梨花照料小茅屋。 略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现次序 人物 所做好事 做好事的时间 1 2 3 4 5 “我”和老余 瑶族老人 梨花妹妹 (解放军) (梨花) 修葺小茅屋 专门送粮食 照料小茅屋 盖小茅屋 照料小茅屋 第二天早上 前一天晚上 前几年姐姐出嫁后 十多年前 解放军盖小茅屋后 ———出嫁前 课文中的出场顺序 解放军过夜盖茅屋 哈尼族姑娘梨花照料茅屋 妹妹接替姐姐照料茅屋 瑶族老人借住送米 “我”和老余投宿茅屋 如果按照小茅屋的出现、发展过程,情节应该如何安排?(实际的出场顺序) 插叙: 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插叙的作用: 1、叙事时运用插叙,可使所写的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充分,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文章的主题更鲜明、深刻。 2、可以起到补充主要事件或衬托要人物的作用。 3、可使文章的结构新颖,构思巧妙,避免呆板、拘谨,使行文起伏多变。 顺叙 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 插叙 老人打猎迷路夜宿茅屋 梨花姐妹照料小茅屋 解放军盖茅屋 全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再读课文,体会构思美 文章围绕“谁是小茅屋的主人”设置了三次悬念,并产生了两次误会,结合内容分析这种写法的妙处。 茅屋的 主人是谁? 【学法指导】悬念:在古典小说里称为 “扣子”或“关子”, 即设置疑团,不做解答,以唤起读者“穷根究底” 的欲望和急切期待的心理,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时,他说不是; 到底谁是主人呢? “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然而又不是。 解放军为什么盖房子呢? 寻找小屋的主人:作者围绕这三个悬念给我们刻画了一群人物,这一群人物分别为小茅屋做过什么事? 思考探究 瑶族老人为小屋送粮食; 我、老余、瑶族老人修葺小茅屋; 梨花、梨花妹妹照料小茅屋; 解放军叔叔盖小茅屋。 从性别上看:男人、女人。 从民族上看:有汉族、有少数民族。 从职位上(身份)看:有军人,有群众。 他们代表了全中国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解放军叔叔修建了小茅屋,梨花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因而接下了管理之责,梨花妹妹又在姐姐的感召下当了姐姐的接班人,在前人的启示下,我们开始为小茅屋服务。 所有为小茅屋做过好事的人都是茅屋的主人 寻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