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 温故知新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哪次会议?时间? 中共诞生的历史意义?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1.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 2. 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质。 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国共合作和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的主要过程等基本史实;说出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通过搜集史料以及复习旧知识,分析国共合作的原因、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以及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通过阅读相关史实,在体会中国革命艰难进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与责任意识;结合史料,说出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大革命进程中的突出贡献。(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斗争 结果 二次革命 因力量对比悬殊和革命力量分散而失败 护国运动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第一次 护法运动 遭到滇、桂军阀的排挤而失败 第二次 护法运动 因军阀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而失败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国共合作的原因。 1.合作原因 一、意气相投终联手:国共合作的实现 【共产党】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在帝国主义和军阀的血腥镇压下失败,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国民党】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先生依靠地方军阀,相继发起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孤独。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要救活它,就需要改组国民党,需要注入新血液……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 【国际】列宁领导的苏联也派人与孙中山联系,表示对他领导的革命斗争予以支持,并说服他与中国共产党合作。这些,使得处于困难和孤立境地的孙中山,豁然看到了光明。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①共产党:工人运动受挫,需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②国民党:革命斗争多次失败,孙中山深感必须改组国民党 ③国际: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支持 ④社会背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实现。 (根本原因:反帝反封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是国共两党共同的目标)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P72第一段,填写下列有关中共三大的问题。 2.政治准备 一、意气相投终联手:国共合作的实现 时 间: 地 点: 广州 参会人员: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至少40名与会代表 主要内容: 1923年6月 ①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国共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转入低潮 寻求合作 共产党愿意党内合作的原因: ①有目标 ②共产党实力较弱。 ③有共产国际的压力。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72第二段,回答有关国民党一大的相关问题。 2.开始标志 一、意气相投终联手:国共合作的实现 1924年1月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广州 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合作标志:国民党一大 孙中山等走出国民党一大会场 时间: 地点: 中共代表: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P58-59页内容,思考新文化运动爆发的背景有哪些?(师友互助) 1.黄埔军校 二、同仇敌忾结硕果:国共合作的成果 广州黄埔 1924年5月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 苏联、中共 孙中山 蒋介石 周恩来 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危亡 总理 校长 政治部主任 是一所新式军事政治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培养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名称: 目的: 时间: 地点: 创始人: 帮助者: 校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