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03479

第15课《梅岭三章》课件(共2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4-11-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38318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4,七年级,语文,统编,学年,2025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生与死的抉择,是人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也正是在这一关头,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以诗歌的形式抒写自己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梅岭三章》正是陈毅同志在生死关头的告白。 梅岭简介 梅岭,即大庾岭,作为五岭之一,横跨江西与广东两省边境,主要位于赣州市与韶关市之间。其腹地在江西省大庾县(后改称大余县)与广东省南雄市之间。大庾岭山脉沿大余县南的赣粤边境绵亘,经信丰后折向东南行,到全南县境内与九连山衔接。其北方支由崇义县(在大余县之北)、大余向西南延伸,在湘粤边与诸广山斜交。 走进作者 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 。 他酷爱文学,创作了大量革命诗词,有“元帅诗人”的美誉。作品主要采取旧体诗词的形式,但又不为格律所束缚,灵活自由;语言朴实、明快。代表作品有《陈毅诗词选集》等。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当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后来中央苏区失陷,便在赣粤边区开展游击战。 1936年10月的一天,由于叛徒出卖,陈毅同志在大庾遇险,马上转回梅山,正遇上敌人搜山,就隐蔽在一个山坳里。敌人放火烧山,适逢大雨,山火被雨淋灭。他们天黑时佯装撤走,半夜时又如狼似虎地扑了回来,但还是一无所获。当夜陈毅同志带着伤病,就埋伏在陡坡上丛莽间一块一尺宽、五尺长的地方。 创作背景 后来敌人从叛徒提供的情报中,得知山上有“大人物”,又兴师动众,日夜搜查,持续了“二十余日”,直到十二月初“西安事变”发生,敌人内部慌乱,才悻悻离去,于是“围解”。《梅岭三章》就是陈毅同志在这种万分危险的情况下写成的。 文体知识 分析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要的是抓住诗中的“意象”。如《梅岭三章》中,诗人以“泉台” “烽烟”“血雨腥风”等意象,形象地概括了革命征程的艰辛,表达了对牺牲者的缅怀,又以“斩阎罗”的十万“旌旗”、纷飞的“捷报”、遍种人间的“自由花”等意象,表达了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意 象 意象就是客观事物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即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被赋予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朗读课文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jīnɡ yán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yá xuán jié xuè fēnɡ 梅岭三章 陈毅 1936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20余日。虑不得脱,得诗 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字词清单 yán jié xuè mǎnɡ jīnɡ 阎罗 旌旗 捷报 丛莽 血雨腥风 泉台: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 旌旗:旗帜的总称。诗中借指军士。 血雨腥风:血溅得像下雨一样,风里带有腥气,形容残酷屠杀 的景象。 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 惜牺牲生命。诗中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 牲。取,选取。成,成全、实现。 字词清单 yán jié xuè mǎnɡ jīnɡ 阎罗 旌旗 捷报 丛莽 血雨腥风 泉台: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 旌旗:旗帜的总称。诗中借指军士。 血雨腥风:血溅得像下雨一样,风里带有腥气,形容残酷屠杀 的景象。 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 惜牺牲生命。诗中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 牲。取,选取。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