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 通过中国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的赏析,感受民族舞剧古朴典雅的乐韵之美和内敛含蓄、三道弯S形的舞韵之美,能够对《丝路花雨》作品产生兴趣,并乐于了解中国舞剧作品本身的艺术特点和艺术价值。 2 通过聆听、学唱、肢体语言、视频等手段,感受、表现作品的乐韵和舞韵。 3 了解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中的“提、沉、冲、靠”和舞姿身法“圆”的规律,体现内敛含蓄、三道弯S形的舞韵之美,增长中国古典舞的相关知识。 2核心设计 1 核心提问: 舞姿变化最多的是身体的哪一个部位? 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动作是什么? 手部动作是靠什么道具在表现? 2 核心练习 合掌 合掌画圆 提沉 捧琵琶 冲靠 表现S形体态 3 核心板书 丝路花雨 舞剧 乐韵: 古朴典雅 舞韵: 内敛含蓄 圆 提 沉 冲 靠 三道弯的S形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丝路花雨》古朴典雅的乐韵之美和内敛含蓄、三道弯S形的舞韵之美。 教学难点: 用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和物资身法表现乐韵和舞韵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 导入新课 一 导入新课 1 师生问好,组织上课 2 师提问:“你知道什么被称为看的见的音乐?” 生:(舞蹈) 师提问:“你知道哪些舞蹈种类?” 生:(街舞、芭蕾舞、踢踏舞、民族舞……) 3 师:“那老师要考一考同学们,这段音乐该配什么舞种?” 老师播放课件音乐,学生听,选择舞种,说说理由 生:(古典舞 慢板 中弱 古朴典雅) 活动2【讲授】二 新课教学 二 新课教学 (一)感受乐韵,舞剧《丝路花雨》主旋律赏析 1 再听旋律,感受古朴典雅的美 2 听老师给的音高、速度,视唱旋律,表现古朴典雅 (关注学生坐姿、声音位置) 3 节奏强调 附点的感觉 强弱的对比 4 运用“吸”和“呼”,配上音乐,表现音乐之美 5 了解音乐素材来源 吸收了《月儿高》《春江花月夜》的古典韵味和调式特点 (二)感受舞韵,舞剧《丝路花雨》舞段赏析 A 舞蹈片段一 1 观看视频,思考:舞姿变化最多的是身体的哪一个部位? 生:(手) 2 老师示范手部动作,捧托式、荷花式、合掌式、吹奏式,问学生:“请问舞姿在变化过程中有呼吸吗?” 生:(有) 3 课件介绍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之一:提、沉 4 学生跟老师练习感受提沉 5学生尝试练习合掌式,讲解动作要领 6 学生画圆,让静态美流动起来 7 请三位学生与老师合作合掌式造型之美,其他同学思考:“你想到了什么造型?” 生(千手观音) 8 观看壁画,了解舞姿造型来源,收到印度佛教影响 B 舞蹈片段二 1 观看视频,思考:“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舞蹈动作是什么?” 生(旋转) 2 简介胡旋舞来源及特点 3 用白居易的诗歌描绘胡旋之美 师小结:来自《霓裳羽衣舞》,讲述其地位,以及所受印度佛教和西域胡旋舞影响,博采众长 C 舞蹈片段三 1 师:“还有一个舞蹈片段,它的动作也和敦煌壁画息息相关” 观看视频,思考:“她的手部动作靠什么道具来表现?” 生(琵琶) 2 了解《反弹琵琶》舞段,看图片,对照壁画,了解“活的敦煌壁画” 3 试着捧琵琶,练习手型 4 出示图片,学生模仿静态造型,请学生表现 5 老师教学生表现动态舞蹈 6 学生配乐表现 7 考老师动作,体会S形 8 老师教学生坐姿表现S形 9 老师配乐呈现S形,学生观察,老师身体的哪一个部位在表现S形? 生(腰) 10 讲述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中的冲靠,学生练习 11 复习所学的吸、呼、提、沉、冲、靠,在音乐中美美表现 三 了解舞剧《丝路花雨》 1 观看视频,注意文字 2 介绍其艺术价值 四 欣赏新版《丝路花雨》片段 五 小结 师:“同学们,四十分钟的课只是让我们走近了《丝路花雨》,让我们感受中国舞剧的惊鸿一瞥,还有更多优秀的舞剧在等着大家去感受、去领悟、去探究。希望同学们能多多关注,好好欣赏,下课!” 教学反思: 通过聆听主题、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