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你轻松驾驭每一堂课 领略圣人情怀 ,做时代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富贵不能淫》是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为单元开篇之作,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担负着重要的责任。该文记述了孟子与景春关于“何谓大丈夫”问题的探讨,孟子借由对景春的反驳,说出了自己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好材料。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重点字词,学会翻译并理解文意。 2、通过“大丈夫”的评选活动,理解“大丈夫”的内涵,理解孟子心中大丈夫的标准。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不同时代“大丈夫”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通过“大丈夫”的评选活动,理解“大丈夫”的内涵,理解孟子心中大丈夫的标准。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不同时代“大丈夫”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活动情境: 师:同学们,人们常说“男子汉,大丈夫”“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你能再举几个关于“大丈夫”的俗语吗? 大丈夫能屈能伸。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 大丈夫是理想的化身,是情感的寄托。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大丈夫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孟子的《富贵不能淫》,看看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是如何给“大丈夫”定义的? 任务一:文本初读,感古之大丈夫 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诵读指导: 首先把握节奏,准确停顿,准确把握句子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的句子做好句内的停顿,只有把握好句内的停顿,才能把握文章整体的节奏。 其次要注意那些语气词,疑问语气声音要上扬,感叹语气声音要下沉。读好语气词就能把握文章的语气。 注意读音的轻重。像“富贵不能淫”,重读不同的词语表达的效果不同,要整体把握,确定好重音。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任务二:活动促读,明古之大丈夫 活动情境: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举办了一场评选“最佳大丈夫”的活动,张仪和公孙衍参加了选拔,假如你是评委景春或孟子,你会把赞成票投给他们吗? 请以“我是 ,我赞成/不赞成公孙衍和张仪当选,理由是: ”的句式作答。 1.假如你是景春,请说说你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是怎样的? 生:我是景春,我赞成公孙衍和张仪当选,理由是:他们具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威力。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是大丈夫。 师:从景春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公孙衍、张仪持什么态度?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齐读“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生:态度:敬仰、崇拜、羡慕。 依据:从反问句式、副词“诚”以及对他们能力的夸张性描述上可以看出来。 师:可以看到,评委景春是从功利的角度评选“大丈夫”。 2.假如你是孟子,你会如何评价公孙衍、张仪的 生:我是孟子,我不赞成公孙衍和张仪当选,理由是: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师: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生:第一层:“是焉得为大丈夫”至“妾妇之道也”。反驳景春的观点,认为公孙衍、张仪所行不过是迎合主上的“妾妇之道”,称不上大丈夫。 第二层:“居天下之广居”至“此之谓大丈夫”,正面提出何谓大丈夫。 师:这种写法就是先破后立。 师: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有何不同? 生:“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公孙衍、张仪之流,只是顺从君王的意思。 “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同儒家所倡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