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科学§1.2电生磁(1)教学设计 课题 1.2电生磁(1)……电流的磁场 单元 一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下 教材分析 本课时选自浙教版八下第2节《电生磁》的第1节,主要介绍直线电流周围的磁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此前已学习了磁场及电学等相关知识,本课时是进一步认识如何通过电流产生磁场;认识电流也具有磁场,并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及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电流的磁效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更是学习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所以本节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做好学生实验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概括出来的物理概念或规律,以培养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和能力。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知道直线电流磁场的特点;认识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特点;了解安培定则可表示通电螺线管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科学思维: 理解电流的磁效应;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探究实践: 通过实验、分析、比较等方法,认识电流周围的磁场分布特点;态度责任: 体会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普遍应用;培养从实验中发现科学规律的科学素养。 重点 直线电流周围的磁场特点、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特点; 难点 从实验中概括出电流的磁场特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磁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 。 2、磁感线是用于描述 的一种 ; 3、磁场的方向可借助于小磁针来确定,当小磁场 在磁场中时,其 极所指的方向为磁场方向。 4、标出磁体的磁极或磁场的方向: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奇怪事件: 十七世纪的末期,在欧洲一个小城镇的修鞋铺里,曾经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有一天夜里雷雨交加,突然一个落地雷闪进了这个鞋铺。第二天早上,修鞋师傅发现,掌鞋的铁砧子粘满了铁钉,活象一个“铁刺猬”。师傅费了很大劲,才把钉子拔下来。 原来铁砧已变成了一个磁铁。 我们知道,打雷出现闪电是一种电现象,所以人们自然就把铁砧变成磁铁的原因跟“电”联系起来。 从十九世纪开始,有许多科学家都在进行这方向的探索研究。直到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课堂上做实验时,在偶然间发现了电流的磁现象,并用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从而揭开了电与磁之间的奥秘。 活动:重现“奥斯特实验” 将一枚磁针放置在直导线下,按图进行下列操作: (1)如图甲,使导线和电池触接,连通电路,小磁针 ; (2)如图乙,使导线和电池脱离,断开电路,小磁针 ; (3)如图丙,改变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小磁针 。 实验现象分析: (1)图甲和图乙实验中,甲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而乙不偏转,说明了 ; (2)图甲和图丙实验中,甲的小磁针顺时针偏转,而丙的小磁针逆时针偏转,说明了电流的磁场与 有关。 结论: 。 实验讨论:(1)实验中导线为什么要南北方向放置? 参考:导线南北方向放置时,导线产生的磁场为东西方向,可以排除地磁场干扰,从而说明磁针是因为受到导线的磁场而转动。倘若东西向放置则产生南北方向磁场,不能说明就是受导线控制,也有可能是受地磁场影响。(2)实验中为什么用触接的方法使电路接通? 参考:由于地磁场的存在,要使磁针明显偏离原来方向,导线中必须通较强的电流。触接为了获得短暂的大电流而又不会因短路而损坏电池。视频:奥斯特实验演示活动: 既然通电的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那么怎样才能观察到磁场的分布呢? 做一做:在有机玻璃上均匀地撒上一些铁屑,给直导线通电后,轻敲玻璃板后,观察铁屑在直导线周围的分布情况。 现象: ①铁屑分布是有规律的:形似以直导线为圆心的同心圆; ②越靠近导线,铁屑分布越密集。现象分析: (1)给直导线通电后,轻敲玻璃板目的是: ; (2)铁屑的分布形状就是 的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