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课程导入】 将泡沫小球放在扬声器上,播放音乐,小球在不断跳动。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里,会看到水花飞溅。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一、声音的产生 1、原因: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1)各类乐器的发声: (2)常见动物发声部位: ①青蛙———气囊;②蝉———腹部的鸣膜;③蟋———翅膀的摩擦;④哺乳动物———声带;⑤鸟———鸣膜;⑥蚊子———飞翔时翅膀的振动 2、声源:发声的物体。固体、液体和气体均可以为声源。 ①气体:风声;②液体:流水哗哗;③固体:敲鼓 3、注意: ①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立即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可能仍在继续传播。 ②物体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不一定能听见。如我们慢慢挥动手臂,手臂在振动,我们却听不见声音。③转换法:由于部分声源振动不明显,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如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放纸屑观察纸盆的振动。 二、声音的传播 思考:我们听到声音往往耳朵和声源有一定的距离,那么声音是怎么传播过去的呢? 1、介质 ①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称之为声波。 ②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 液体: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固体:隔墙有耳,土电话 ③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的宇航员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实验: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减小,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声速 ①定义: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单位是m/s。 ②因素: 声速和介质的种类有关: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声速和温度有关:通常温度越高,声音传播越快。 回声 ①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②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到达人耳所用的时间要比原声晚0.1s以上,人才能区分开原声和回声。否则,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只能使原声加强。 ③利用回声测距离:公式s= vt 【习题训练】 1、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 ) 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B.超声波具有能量 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变大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变小 2、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随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3、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会被吓走,这说明(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水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 4、下列乐器中依靠固体振动发声的是( ) A.大号 B.笛子 C.钢琴 D.唢呐 5、甲乙两个同学研究声音的传播现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很长的钢管上,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了一下,甲同学能够听到_____次敲击声。 【课程导入】 思考:请两位同学站在门外,让其中一位同学说话,为什么我们能辨别是哪位同学?为什么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大?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为什么却能在晚上听到蚊子在耳边叫呢? 一、音调 1、定义: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2、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 (1)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约1/4,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2)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分别约为1/2和3/4,再次用相同的力拨动,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并填入表格中 钢尺露出桌面的长度 振动快慢 声音音调的高低 1/4 快 高 1/2 慢 较低 3/4 更慢 更低 实验结论:比较三种情况下钢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