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33711

第三单元 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课件+教案

日期:2024-11-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699480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单元,本书,阅读,朝花夕拾,课件
    (课件网) 导入情境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上联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下联 导入情境 在众多璀璨的文化瑰宝中,鲁迅先生以其毕生心血,铸就了无数令人瞩目的文学篇章。他的创作领域广泛而深刻,尤以小说与杂文独领风骚,影响深远。而今,我们即将踏上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学之旅,深入探索鲁迅先生那部温情与批判并蓄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整 本 书 读 ZHENG BEN SHU YUE DU 阅 精读、略读、浏览 叁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贰 学会运用精读、略读、浏览三种不同的阅读方法。 壹 掌握《朝花夕拾》的基本内容与主题思想。 核心素养 任 务 壹 REN WU YI 初读《朝花夕拾》 作者简介 1881 出生在浙江绍兴,原名周樟寿,字豫才。 1918 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 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1923 发表第一部小说集《呐喊》。 1926 作《死地》《记念刘和珍君》等抨击段祺 瑞政府屠杀学生罪行遭追捕,避难期间笔耕不辍。 1936 最后的创新之作《故事新编》出版。 同年10月病逝上海。 背景资料 《朝花夕拾》于1928年出版。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尽管生活艰苦,还是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一起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 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其中散文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构成了《朝花夕拾》。 背景资料 为什么这本书叫作“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关于鲁迅生平史实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早年鲁迅的完整形象。这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是他中年以后回忆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的历程而作的。 “朝花夕拾”的含义是“晚上拾起早晨的花”,即“旧事重提”的意思。 题目解析 童年时代在故乡绍兴的见闻: 阅读指南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青年时代到南京、日本求学,再回到故乡绍兴教书的经历: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作品简介 任 务 贰 REN WU ER 解锁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 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 精读 粗略地阅读,以粗知大意,观其大略; 略读 快速地扫视、有意地跳读,以抓住关键信息,求得更高的阅读效率。 浏览 实例演示 精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关键句分析 人物形象 分析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通过景物描写,展现了百草园的生机勃勃和作者的童真童趣,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在百草园中的“我”,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热爱自然、享受自由的孩子;而到了三味书屋后,“我”则逐渐变得规矩、受约束,但内心仍保留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 这种转变反映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也体现了作者对旧式教育的批判。 实例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