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八年级(上)第三单元 自然风物 【写作篇】——— 学习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景物描写中的风景注重审美,景物描写中的物件注重实用,两则都为人物活动做服务。 细致观察,将景物写真切 何为观察 观察是指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方式来收集信息。 观察什么 观察景物的细微之处。 基础教育精品课 细心观察,将景物写醒目 描写景物,关键是要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如何才能抓住景物特征 靠的是日常生活中练就的观察能力。学习描写景物,首先就要让学生走进具体情境,细心观察,如此才能“眼处心生句自神”(金末元初 元好问)。 一、如何观察 1 、定点换景:作者的立足点不变,从不同角度描绘不同方位景物。 俯视“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对比鲜明;仰视“悬泉”“瀑布”,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清荣峻茂”一字一物,特征突出,画面清楚,“良多趣味”,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体现春冬之时三峡“秀”的一面,和缓从容,宛如欣赏一幅优美、雅致的山水画,毫无夏季的惊心动魄之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 . 移步换景: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描写下来。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全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诗人看到了西湖水涨潮时广阔无垠的特点,而西见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的勃勃生机,往南是西湖边野地里绚丽的春花和浅浅的春草,最后东行,绿杨阴里得到白沙堤是作者的最爱。诗人环湖一周,人走景移,随物赋形,不断展现新画面。使读者的想象跟诗人的叙述形影相随、如临其境。 全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诗人看到了西湖水涨潮时广阔无垠的特点,而西见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的勃勃生机,往南是西湖边野地里绚丽的春花和浅浅的春草,最后东行,绿杨阴里得到白沙堤是作者的最爱。诗人环湖一周,人走景移,随物赋形,不断展现新画面,物象蓬勃,欣欣向荣,意境突出,使读者的想象跟诗人的叙述形影相随、如临其境。 3 . 多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调动多种感官进行描写, 可以充分调动我们的身体感受,并与场景相融互动,激发内心情感,产生丰富的联想,让读者更深地感觉到作者所描写的事物的特点,使写作对象更形象、清晰。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选自《紫藤萝瀑布》) 从色彩写到气味,又赋予气味以色彩,将视觉和嗅觉互通,传神地描绘出紫藤萝花的美丽和繁盛。 4. 多角度:为了使景物描写更加丰满、生动,对某一个景物,可以俯视、仰视,近观,远望,可以写静态、动态,还可以写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三峡》 俯仰结合,动静相衬,描写灵活生动,读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观察什么 1、景物要有代表性 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人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这四句描绘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活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作者择取这些景物加以组合,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景物要有“个性” 景要写得好,就要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也就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