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49440

紧扣矛盾之处 品味旷达人生—14《行路难》(其一)《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群诗联读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255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紧扣,联读,群诗,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其一,行路难
  • cover
紧扣矛盾之处 品味旷达人生 —《行路难》(其一)《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群诗联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两首诗词均选自九年级,《行路难》选自九上第三单元,《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选自九下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两首诗歌都体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自我排遣与旷达胸襟,抒发情感的方式较为复杂,且都需要立足于对诗人生平的了解和诗歌内容来把握情感。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两年的语文学习,对李白、苏轼都有了一定了解,同时也有比较扎实的诗歌阅读技巧和功底,学习《行路难》《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两首难度值稍高的诗歌是可行的。但面对复杂的诗词,尤其是情绪表达的层次和方式都较为复杂时,需要老师多加引导,帮助学生克服难点,实现对诗词主旨的把握。 教学目标 1.读懂诗词,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与创作背景。 2.品析诗词中的矛盾之处,体会诗人的旷达乐观。 3.学以致用,从古人的精神世界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品析诗词中的矛盾之处,体会诗人的旷达乐观,从古人的精神世界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是现代著名诗人余光中在《寻李白》中对诗仙李白的评价,而他更是直言:“如果去旅行,愿意和苏轼结伴,因为苏轼是一个很好的朋友,是个很有趣的人。”可见余光中先生对这两位文人的高度赞扬。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欣赏前人,幻想与前人比肩,或与他们同行。甚至还有不少人给出他们的观点:李白和苏轼倘若同处一个时代,他们一定能成为最好的知己朋友,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又都是豪情慷慨的性格,一个是唐代的“诗仙”,一个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今天这一课,选取了李白、苏轼这两人的诗词,跨越时空的界限,让我们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品读诗词 (一)初读诗词,理解诗义 1.全班齐读两首诗词,正音和读准节奏。 2.女生齐读《行路难》,男生齐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小组讨论,找出诗歌中难理解疏通的诗句。 预设: 《行路难》———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二)再读诗词,知人论世 设问:请结合材料链接,再读诗词,说说你对诗词情感的认识。可参考下面的支架来表达: 我从李白/苏轼的人生经历中,结合(具体诗句),体会到诗人的 情感。 材料一:在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应召入京,担任翰林供奉。然而,他并未受到唐玄宗的重用,反而遭到权臣的诋毁和排挤。两年后,李白被“赐金放还”,实际上是被变相驱逐出长安。 在被迫离开京城时,朋友们为他饯行。李白在求仕无望的情况下,深感仕途的艰辛,心中充满愤慨,创作了这首《行路难》。 材料二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三)品读诗词,体会“矛盾” 设问:这两首诗歌中存在着很多矛盾点,或是行为动作的矛盾,或者心理状态与外在环境的矛盾,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同学探讨一下,从诗词中找出你认为存在矛盾的诗句。 示例:《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构建了一场盛大豪奢的宴饮场面,一般人参加这样的盛宴应该是狼吞虎咽,大快朵颐。但此时诗人李白面对着这场豪华盛宴,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种举动十分“矛盾”,矛盾背后蕴含着诗人“被赐金放还”的愤懑与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