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60427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聊聊书法课件(共15张PPT)

日期:2025-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81472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口语
  • cover
(课件网) 口语交际 聊聊书法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书法家呢 是王羲之? 柳公权? 颜真卿? 欧阳询? 还是…… 王羲之的《乐毅论》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王羲之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他的作品还有《兰亭集序》、《初月帖》、《十七帖》、《黄庭经》......    后来,人们都把王羲之写的字当宝贝看待,认为他的书法“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还被后人誉为“书圣”。   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据说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在衣服上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   俗话说:"只有耕耘,才有收获。"这些都是王羲之日以继日,不断努力才有的,所以,我们要坚持不懈,奋发图强,做一个天天向上的小学生! 王羲之的小故事 颜真卿 别称 颜鲁公、颜文忠、颜平原、羡门子、颜太保 字 字清臣 别号应方 所处时代 唐朝 出生地 京兆府万年县敦化坊 出生日期 709年 逝世日期 784年8月23日 主要作品《多宝塔碑》《劝学诗》《颜勤礼碑》《祭侄文稿》等 主要成就 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创颜体书,与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官职 光禄大夫、守太子太师、上柱国 爵位 丹阳县子→鲁郡公 楷书四大家之一 这是著名作家颜真卿的《裴将军诗》。 他的作品还有《颜家庙碑》、《大唐中兴颂》...... 关于颜真卿的故事: 小时候,颜真卿家境不富裕,没办法他就用碗当做砚,一只刷子当做毛笔,碗里的黄泥浆就是墨,墙壁就是纸。等到墙上被他写满字的时候,就用清水把字迹冲掉,然后又重新写起来.日复一日,他的刻苦努力让他练就了一手好字。 (1)砚读yàn[释义]1. 写毛笔字磨墨用的文具,多数用石做成。2. 旧指同学关系。这里指写毛笔字磨墨用的文具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追赠太子太师。 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传世。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存其诗五首,《全唐诗外编》存诗一首。 小时候,柳公权写字歪歪扭扭,经常受到父亲的责骂,于是下定决心,好好练习书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柳公权的书法渐渐提高,不久,全村的人都知道了,但是也他越来越骄傲。 后来,他和几个小伙伴举办了一次“书会”。他们各自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写了不少毛笔字。 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了柳公权写的“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几个字,觉得这孩子太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