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60743

统编版语文六上《语文园地六》 课件+教案

日期:2025-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511623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语文,语文园地六,课件,教案
    (课件网) 语 文 园 地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读古诗词的时候,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借助注释理解。 有画面感的诗句,可以通过想象来体会。如,读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象。带着这样的想象读,让我体会到了诗歌的美。 交 流 平 台 看来,多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对我们学习古诗词很有帮助。 读李商隐的《嫦娥》时,联系嫦娥奔月的故事,体会诗中写到的嫦娥在月宫的孤独寂寞,更容易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借助注释理解。 通过想象画面体会。 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 你还知道哪些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呢? 欣赏古诗词的其他方法 借助工具书。如《辞源》《说文解字》等。 01 借助课文插图。 02 诗句前后勾连。如“茅檐长扫净无苔”,联系“净无苔”理解“长扫”即“常扫”。 03 比较式理解。可以将同一主题、同一作者的诗进行比较式理解学习并归类积累。 04 结合诗人的经历、时代背景来理解诗句。 05 了解古诗中惯用意象的寓意。 06 小组交流:自由说说以往运用这些方法学习古诗的例子。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想要真正地读懂这首诗,我们要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 ①己亥杂诗:《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己年(1839年)写的一组诗,共315首。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②生气:指朝气蓬勃的局面。③恃:依靠。 ④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喑,沉默。 借助注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意。 诗人简介 字璱人,号定庵。清代著名学者、诗人。 龚自珍很有才华,但考取功名的道路也是非常坎坷,屡试不第,直到道光九年,他第六次参加会试才中进士,那一年他38岁了。 之后他担任了“礼部主事”等一些并不重要的官职。龚自珍虽任小官,仍多次上书,指出当时官场上的问题,但都未被朝廷采纳,反为同僚所恨。 龚自珍 (1792—1841) 时代背景 1839年,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由于当时清政府实行错误的国策,国力衰弱,列强入侵,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 48岁的龚自珍主张改革弊政,却受当局排挤,于是愤然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在南来北返的途中,他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写下了315首诗,因为那年是己亥年,所以合称《己亥杂诗》,本文选的是第125首。 诗中的“不拘一格”具体指的是什么? 诗人所处的时代是清朝末年,当时清政府用死板、单一、陈旧的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来禁锢人们的思想,许多有志之士壮志难酬。 这里的“不拘一格”指的是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为什么诗人希望天公降下人才? 一个国家要发展,需要军事、经济、科技等各方面的人才,需要有真才实学、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通过死板的科举制度选拔出的人才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了。因此作者希望天公降下人才。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后,我们知道这首诗以向天公祈祷的口吻,呼唤着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读古诗词的时候,我们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去理解。 活动二:了解传统文化,做生活的有心人 你们知道哪些含有“五”的成语? 你知道哪些与“五”相关的文化常识 日积月累 五 行 xínɡ 金 木 水 火 土 五种物质 五 谷 稻 麦 黍 菽 稷 五种谷物 shū shǔ jì 五 音 宫 商 角 徵 羽 五个音级 五 彩 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