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61464

统编版语文四上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2505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单元,统编,语文,第二,教学设计
  • cover
循序渐进学提问,层层深入习课文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整体解读 喜欢提问是儿童的天性,儿童通过不断的提问,满足自己探索新知识、新事物的需求,在提问的过程中提升思维方式,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走向更加宽广的世界。与儿童的思维发展相契合,统编版语文教材编排了提问策略学习和运用的单元。通过独立思考和提问,儿童实现从生活迁移到文本,再从文本回归生活的一体化链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总目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乐于探索,勤于思考”,“提问”是小学语文能力发展的长线目标,随着年级升高,呈螺旋式上升,形成序列。从教材编排体系看,在单元之间、各册之间具有连贯性。 册数 单元 语文要素 二下 第六单元 在写话中感受提问的不同角度,学会使用“怎么、谁、什么、在哪里”等疑问词提问。 三下 第七单元 习作要求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再根据问题进行分类、收集材料。 四上 第二单元 明确学生“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学生从自然状态的、自己没有意识地"提问题",提升成为有意识的阅读策略。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有意识的提问训练中,逐步学会筛选值得思考的问题,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 从单元文本及语文训练重点来看,本单元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在阅读时记录、整理自己发现的问题和奇思妙想,与同学分享;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质疑、提问、批注和梳理,是这一任务群第二学段的基本要求。儿童在提问中不断建构思维,更新升级认知系统。就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而言,提问是儿童与作者、文本、自我三方对话,向文本深处漫溯,逐步成为独立阅读者的过程。 本单元导语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这句话对质疑的重要性做出简明扼要的阐释,问题与学习相联、与思维相伴,勇于提问是学习上的良好习惯。本单元围绕提问策略编排了四篇课文。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学习导语”提示:"读课文,积极思考,看看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其次仿照问题清单整理同学提出的问题并说出自己的发现。 第二篇精读课文《夜间飞行的秘密》以学生角色自居,采用批注的形式,在文中和读完课文后写下自己的疑问,给学生提供直接模仿的范例。 第三篇精读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延续旁批和总批的方式,从学生的角度展示阅读文本后所能提出的问题,继续提供学习范例,巩固“提问”能力。 第四篇略读课文《蝴蝶的家》在前三篇学习的基础上,提示学生"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试着把问题分分类,选出你认为最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并尝试解决"。文中不再出现旁批,不再提供学习样本,由学生实践“提问”。 四篇课文共同建构起“提问”策略习得的完整链条,即积极提问———多角度提问———筛选问题———尝试解决。统观四篇课文的学习要求,教材给每篇课文定位了不同的教学功能,童话《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针对部分内容或全文提问,说明文《夜间飞行的秘密》从不同角度(内容、写法、启示)提问,说明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训练筛选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略读课文、散文《蝴蝶的家》需要学生自主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 整合单元"提问"能力训练要求,还可以发现"提问"的不同视角:从时间上,可以在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进行提问;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上,可以针对课题、部分和全文的思考提问;从提问角度思考,可以从内容、写法、主题、启示(启迪)等提问。就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来看,预习时的提问主要针对字词和不理解的地方,在课堂细读交流时的问题大多是关于内容理解方面,较少涉及写法和启示的问题。从写法的角度提问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本单元学习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