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61465

统编版语文四上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1565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单元,统编,语文,第三,教学设计
  • cover
一起课件 专注教学课件制作 处处留心皆学问,细致观察学表达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导读教学设计 一、单元整体解读 本单元围绕“留心观察”这一人文主题编排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养成连续细致观察的习惯,教给学生记录观察的方式,并且尝试写观察日记。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层层深入,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按照事物的变化发展进行连续细致观察,最终指向表达,通过写观察日记来完成这一单元的学习之旅。 《古诗三首》描绘了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景物,"落日余晖映入水中,未被照射到的江水保持青绿色,照射到的江水呈现红色","同一座庐山,不同角度看呈现不同样貌","梅花和雪花的有趣对比",这些无一不凸显作者观察的细致。 《爬山虎的脚》描写了植物的特点和变化,通过详细阐述爬山虎是怎么爬的来体现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这篇课文和《古诗三首》相比,除了共同强调要细致观察外,又强调观察时间的持续性。 《蟋蟀的住宅》聚焦平时大家不太关注的动物住处,通过描写蟋蟀的住宅特点、住宅的修建过程两方面,来展现作者连续细致观察的结果。相较于上一篇《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强调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而且还可以用耳朵听,用心想。这两篇课文后面提供了"资料袋"和"阅读链接","资料袋"提供观察记录的方法(图文结合、做表格)。"阅读链接"是配合本单元习作主题"写观察日记",是对习作的铺垫,为学生提供观察日记的范例,为习作提供脚手架。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学会连续细致地观察,通过"词句段运用"体会遣词造句准确生动的表达,亦凸显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日积月累"编排了与季节有关的俗语、谚语,旨在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细致观察,感受气候变化给自然万物带来的改变。 二、语文要素前后关联 册数 单元 语文要素 三上 第五单元 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三上 第七单元 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四上 第三单元 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从“优美生动”到“准确生动”,从“留心观察”到“连续的细致观察”,这种联系性和发展性,教材是有设计规划的。同时,“准确生动”与“细致观察”也是有自然联系的,观察越细致,对事物的特点把握越准确,表达也会更准确。 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是“进行连续细致观察,学写观察日记”。中国自古有"事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处世哲学,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属性。 任务群解说: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读写结合"的单元。从教材选文来看,基本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但从读写训练要素来看,学习内容更符合"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第二学段的定位。"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第二学段指出:“学习阅读说明、描写大自然的短文,感受、欣赏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学习用日记、观察手记等,展示自己观察自然、探索科学世界的收获。"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课文阅读中感受到的作者连续的细致观察,迁移到自己在生活中对某件事物的连续观察中,将观察后准确生动的表达,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册数 单元 语文要素 三上 第五单元 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三下 第一单元 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引导学生借助记录卡写一种植物。 三下 第四单元 观察实验写清过程的目标任务。 四上 第三单元 进行连续细致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三、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梳理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结合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等学习领域对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以及"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对第二学段的定位,本单元的重点学习目标大致可以表述如下: 1.观察时不仅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摸、用心想。 2.细致连续的观察能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