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c · 【宋】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富于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 ·所作《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传诵千古。 ·有《范文正公集》。 知人论世·走近词人 北宋仁宗即位后,国家逐渐形成积弱积贫之势。宋朝从建立之后,就采取了重内轻外的政策,对内加紧控制,把禁军分驻全国各地,而在边疆上长期放松戒备,武备松弛。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宋与西夏交兵,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可以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他到任后,军令明白,爱抚士卒,一方面加强军队训练,一方面修筑防御工事,一改军中涣散之态,军民上下一心。在他任上的四年,西夏不但不敢侵犯,而且称他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无奈朝廷军力薄弱,只能采取守势,不敢轻易出兵,也无法彻底平定西夏叛乱。 知人论世·创作背景 诵读诗歌·晓音明意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牌名 题目,点明季节。“思”,忧思之情。 活动一:听读全词,读准字音、节奏,读出韵脚。 活动二:自由朗读词作,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词意,并说说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一样。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儿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绘边塞秋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抒家国之思 ·浊酒: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守陋巷,教养子孙......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浊酒”是指家乡的土酒,可以延伸为家居的普通生活。 ·燕然未勒:战事未平,功名未立。《后汉书 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 浊酒 燕然未勒 活动三:师生共读,读出感情。 全词62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韵谐婉。 朗读时,上片写景,语调要平稳悠长,略带凄凉;下片抒情,要把握好词人悲壮苍凉的心境,语调要低沉。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再读秋思·赏秋景之异 活动一:自由诵读全词,如果让你用一个字评价范仲淹笔下的边塞之秋,你会用哪个字?为什么? “塞下秋来风景异” 异 活动二: 【小组合作】赏读上阙:说说边塞秋景“异”在何处? “塞上秋来风景异”, 异在 。 你看/听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你看,南飞大雁路过这里皆无留意。 秋季来临,大雁南飞避寒是大自然的规律,可词人却说它“无留意”,毫无停留、留恋之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雁拟人化,烘托出了边塞地区秋季寒风萧瑟、荒凉冷落的气候景象。 大雁尚且无留恋之情,将士又何以忍 ... ...